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两年制高职的比较研究(1)(2)
2017-10-02 01:51
导读:与美国社区学院相比,我国高职课程功能比较单一,但课程结构却比较复杂。美国社区学院是按照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需求不同,分门别类地进行设置课程计
与美国社区学院相比,我国高职课程功能比较单一,但课程结构却比较复杂。美国社区学院是按照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需求不同,分门别类地进行设置课程计划,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计划内部则进行专门化的课程设置。我国两年制高职则相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单一,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在课程计划内部却按照本科学科教育培养通才的模式进行设置。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因为时间短、任务重,在课程设置中应该相应地减少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比重,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
三、课程内容:有针对性还是加减法
美国社区学院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都体现了实用性的特点,大部分专业都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而课程内容则及时吸纳最新科技成果,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
一方面,美国社区学院建立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学体系(CBE教育)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专业和课程设置都是在充分的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的。美国社区学院尤其注意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的预测,及时调整办学方针、专业设置,及时增设社区需要的专业、课程,停办内容陈旧、缺乏生源的专业;同时在课程中经常纳入最新科技成果内容,使专业和课程设置处于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的状态之中。
另一方面,在教学安排上,也特别强调实践课程和活动,强调以实际应用为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一般院校实践课达到全部学时的40%—60%,学生还必须利用假期在社区的相应部门实习①。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两年制高职课程内容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如有的学校在教学安排上做出相应的调整,精选和减少理论课的内容和学时,增加了实践课的教学和实训内容。但是,如果我们深入研究一些高职院校所进行的两年制课程改革内容就不难发现,我国两年制高职课程内容的改革还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有的学校两年制课程内容与三年制相比变化并不大,只是在三年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减,并没有根据培养目标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笔者认为,两年制高职课程内容应该与三年制高职有本质的区别,而不是删删减减。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能够迅速地反映社会的技术变化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尤其反映在课程内容方面,应该能够随着科学技术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与更新。因此,实行两年制高职课程改革的学校应该组织专门的力量,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和预测,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确定两年制高职所要培养的核心职业能力,并以此为依据来组织编写教材,因材施教。否则,两年制高职试点改革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四、课程管理:灵活性还是一刀切
美国社区学院在课程管理上实行学分制,比较灵活。一般来说,学生可以在两年内学完规定的课程,但是很多学生可能花不止两年的时间。学分制还保证了学生在职业教育和转学教育,非学位课程和学位课程之间的衔接。如学院学分证书课程本来是非学位课程,但是学生在完成所要求的学分之后,不仅可以获得学院学分证书,还可以申请获得理科副学士学位。
我国高职课程管理限制比较多。一方面高职实行两年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学校自身缺乏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另一方面,学分制在我国还属于“雷声大、雨点小”的一项制度,在普通高校实行学分制的情况尚不理想,高职院校中更不尽如人意。两年制高职还不能通过实行学分制完成灵活、自主地培养人才的任务。
笔者认为,两年制高职应该实行弹性的课程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尝试实行学分制,学生完成规定的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或者提前参与社会实践;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的学分要求,还可以对相应的学科进行重修;或者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先工作,分阶段积累学分,然后取得相应的毕业资格或技术证书。另一方面,在学科制度方面,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的同时,也可以有选择地申请一些选修课;如果学生的个别科目没有达到合格学分,则可以选择重修或另行选择其他选修科目的学习,以取得相应的学分。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