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整体解决方案

2017-10-02 01:4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谈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整体解决方案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
  [摘要]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流程长、接口多、效率不高、市场适应性差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把课程开发作为一个大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建议成立专门机构,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实行项目管理,并且加强对课程开发过程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开发  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整个学校课程开发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开发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还与课程开发过程的运作模式及其有效控制密切相关。本:艾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比较规范的课程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     一、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个比较规范的高职院校课程开发过程大体上要历经7个阶段:市场调研、设置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自编教材或选购教材、试运行.以及修改完善。每个阶段又包含着若干个环节或过程,涉及到学院领导、教务处、招生就业部门,各系、教研室、教师及行业专家等多个部门和人员,要层层落实,层层审核,从过程的管理上看似严密,但多年的实践表明普遍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流程过长,效率不高,市场适应性差。从准备开发新专业进行市场调研开始,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制定课程标准,直至编写出教材,新专业开始招生上课,20余个环节要层层落实,层层审核,涉及部门多、人员多,所需召开的会议多,流程过长,效率很难提高;同时,层层落实有可能造成对上级文件及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理解上的偏颇;层层审核看似多个环节把关,其实是机构过多,责任不清;部门多,过程接口衔接不好,沟通不利,也将直接影响课程开发的结果;流程过长造成对市场适应能力差。高职院校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立起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非常重要。     2.“人情关”难以跨越,“因人设课”现象严重。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的制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由教研室专业教师负责开发,由于受教师的专业素质、精力以及获取信息不够全面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学校不能准确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或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尤其是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由专业教师制定,等于教师自己定计划自己执行,这样,常常就会出现“有什么教师开什么课,有什么设备进行什么实训”的问题,并未按实际需要去设计课程,而是因师资、设备等实际的资源去设置课程,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若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调整或课程的整合时,也会因“人情”、资源等问题致使解决方案搁浅,某些领导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听之任之,其结果是严重影响了课程开发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3.过程接口管理不当,脱节现象严重。课程开发所需的整个历程较长,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多,过程接口多,管理上只是各管各段,对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没有一个部门或专门人员全面负责,未能形成系统管理。另外由于课程开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人设课、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课程计划的不充分、不适宜,以致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按计划执行,改动频繁且随意性强,失去了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因此,很难保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4.课程开发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只有一条专业主线是不够的,还需要第二条、第三条主线。只由某一个专业教研室负责课程开发,由于受专业局限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开发的专业从专业名称上看似复合型,而实际的教学内容往往严重偏向于制定者一方,而另一条线根本称不上一条主线,甚至连一条辅线也称不上,只是加了几门课而已,并未实现两个学科的有机结合,因此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整体解决方案     为了保证课程开发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我们可以将西方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模式和现代管理学思想及IS09001:2000标准的要求结合起来,对课程开发过程进行流程再造,提出了课程开发工作流程图(见下图),优化了课程开发过程。具体方案如下: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探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