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相对于高中及高中以上层次的普通教育而言,具有鲜明的大众性特征。“大众性”不仅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应有之义,而且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大众教育相对于精英教育,却并不排斥而包含着精英的培养。大众的主体是平民,平民的多数在农村。面向大众就要以就业为首要目标,必然伴随教育的深度改革,同时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本文把“大众性”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从多个侧面论述了对这一属性的认识,以期有更多同人对这一问题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大众性
我国的9年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及高中以上阶段教育的大众化程度也大有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15%,按国际惯例,已进入“大众型”水平。
在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层次的大众化进程中,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2002年,全国中职教育招生470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40%;举办高职教育的五类院校共计1374所,在校生781万人,占本专科学生总数的53.4%。更值得注意的是,各级职业技术教育面向绝大多数人群,培养社会绝大多数职业的从业人员。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相对于高中及高中以上层次的普通教育而言,具有鲜明的大众性特征。
一、大众教育相对于精英教育而又包含精英的培养
大众教育(Popular education)相对于精英教育 (Elite education),却扑不排斥而包含着精英的培养。精英人才及对他们的培养任何时代都需要,而精英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与大众教育对立。职业技术教育的大众属性,并不排斥其他某个教育类型的大众属性,只是不包括培养学术型和大部分工程型人才的精英(虽然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当中,也有可能成长为:工程型甚至学术型精英,但不是主流,也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初衷),而包括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中的精英。因为精英是同类人群中的出类拔萃者,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和技能性人才,都有自己的精英,尽管培养此类精英并不是职业技术教育任务的主体。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大众的主体是平民,平民的多数在农村
本文所说的“平民”,是特指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的群体。“大众”的外延大于“平民”,平民是大众的主体部分。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前辈们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平民性”问题,不仅高度重视并有过丰富的实践。黄炎培先生曾经指出:“办职业教育,须下决心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诚然,社会新旧不能同日而语,但收入水平的不同导致许多方面的差距也是现在的一种客观存在,因此黄炎培先生“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的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让我借用重庆市教科所的一个调查结果,试图以此证明今天重申“职业技术教育平民性”问题的事实依据及其重要性。根据该所2000年对重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6969名新生的调查,家庭月收入低于1500元的占94.6%,父母的职业为农民、工人、个体户或无业者占96.4%。凡是有社会责任心的人,看到这样的数据,我想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在我国现阶段,“平民群体”不仅数量很大,而且经济水平很低,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2002年底,城镇居民接受最低生活救济人数估计达 2500万,约占城镇总人口的1/10。据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王郁昭2003年3月25口向中央新闻单位介绍说,当前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达1459.5万人;人均1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9033.4万人;人均1000-2000元的人口有31079.3万人。有近3000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6000万人徘徊在温饱线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如果不顾及农村,就势必脱离大多数人民群众,远离它固有的大众属性,必将严重影响全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