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探索(1)(2)

2017-10-02 01:58
导读:图5所示,圆代表一项任务,椭圆代表以任务为核心分解出的若干项目,菱形代表围绕每个项目分析出的工作职责要求,流程框代表所需的支撑知识。以此
   图5所示,圆代表一项任务,椭圆代表以任务为核心分解出的若干项目,菱形代表围绕每个项目分析出的工作职责要求,流程框代表所需的支撑知识。以此可以清晰地显示出以任务为导向课程模式的基本思路。     在具体实施中,遵循人的认知规律特点,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方式进行。流程框代表所需的支撑知识,可以由教师根据菱形代表的工作职责要求进行遴选,使其具有学科体系的相对不完整性和满足工作职责要求的完整性。围绕圆代表的中心任务,结合重新组合了的流程框知识内容,学生可分组轮流进行以椭圆代表的若干项目为内容的实训,通过循环交流,使学生全部完成了实现核心任务所必需的各个项目,借以全面运用了相关的知识,达到了能力锻炼和提高的作用。因为学生分组轮换每一个项目,所以成绩考核就有了特定的评判方式。理论课考核以对知识的理解为主,采取开放式考题,占较小的比例。完成项目的成绩由学生之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进行,占较大比例。有条件的课程还可以与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取证联系起来。这样的评价是开放的,既有利于学生找出不足,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因为成绩评定由理论考核转变为能力评价,由教师主导变为师生共评,由绝对测量转变为相对比较,所以更为客观地测量出学生能力的实际水平和完成实际任务中的缺陷。     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课程模式是对传统学科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的重大改革,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明显特点:     ——服务职业要求贴切。因为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核心任务展开,而核心任务又是通过职业分析的方法得出的,所以各工作项目和工作职责都来源于真实的实际工作,学生的训练切实满足了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工作能力培养真实。因为整个活动属于彼时发生的真实事件,所以一切教学都在真实的氛围中进行,其能力的提高摆脱了纯粹的课堂痕迹。     ——教学内容的相对不完整性与满足职业岗位要求的完整性有机结合。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基于任务导向的课程模式在充分满足职业职责要  求的前提下,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使之服务于岗位职责的要求,因此体现了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     ——考核方法的改革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和岗位要求的实际。因为突破了传统的单一闭卷笔试模式,所以这样的考核更适用于能力测量的客观评价。  ——学生的合作、处世能力得到锻炼。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单枪匹马地工作,必须具有团队精神。但传统教育中学生听课、实验、考试几乎都是独立完成,缺乏合作精神的培养。而基于任务导向的课程模式把学习的目标放在了共同完成任务上,因此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目的。     ——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要求提高。要完成如此贴近真实工作的教学,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这对于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素质要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应当看到,以现有高职院校的情况看,要实现基于任务导向的课程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一是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充分理解和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属性和特征,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思想观念的变革。二是支撑条件必须允许。从事实际任务需要真实的工作环境,而投入的设备、耗材等对学校都是一定的负担。三是任务分解的科学性。因为它具有引导这个教学的导向性,因此任务分解的是否科学至关重要。四是适应这样的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成为制约模式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基于任务导向构建应用文科类课程内容体系的方法     根据上述原则,工科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由于任务明确,相对比较容易完成,而文科类相对较难。为此,特以文秘专业为实例,分析应用上述模式的过程。见图6和表1。           (一)任务选择     文秘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很多,我们选取一个比较常见且重要的任务——“办会”来加以说明。     (二)项目分析     针对组织会议的需要,组织教师和一些政府机关秘书处、会议公司、学校办公室负责同志等就会议组织过程中的工作项目进行认真的归纳、研究,在剔除了一些枝节性工作后,确定了4个主要项目,即会议通知(邀请函)、会场安排、会议材料、食宿交通。完成这4个项目,学生就可以全面、真实地掌握会议组织的基本环节要求。     (三)职责划分     结合会议工作项目的要求,组织上述同志对每个项目所承担的职业岗位职责进行开发。经过分析,得出在会议通知(邀请函)项目中,应涉及起草、审批、打印、发放4项职责;在会场安排项目中,应涉及摄影、记录、音响、座次4项职责;在会议材料项目中,应涉及主题、格式、汇编、校印4项职责;在食宿交通项目中,应涉及宾馆、标准、交通、特情4项职责。职责是完成项目必需的工作环节,也是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与重组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审慎地把握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课程选择     在分析出工作项目和相关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教师将依据知识传授的科学规律,组合支撑课程的内容。对应会议通知(邀请函)项目,其支撑课程为公文写作、行政学、MS Office、邮寄、传真、电子邮件及办公自动化、因特网等;对应会场安排项目,其支撑课程为速记、办公自动化、商务礼仪等;对应会议材料项目,其支撑课程为写作、MS Office、校对等;对应食宿交通项目,其支撑课程为公关、礼仪、地理等。对应相关课程还要依照职责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其贴近职业岗位要求。     (五)安排文秘实训室    要完成上述实训,还必须创设一个模拟真实工作环境,适合项目运作和学生练习的场所。文秘实训室布局可以采取“回”字型,将有关项目分列在不同区域,配备相应的设备和项目操作指南、记录本等,便于安排学生实际训练。这样的实训室既可以  完成整个实训环节的循环演练,也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涉及的内容及时进行专项训练。     (六)实践学生在系统学习了支撑课程的必要知识后,将以会议任务为综合实训内容进入为期 1—2周的实践活动     每个班分成四组,每组1—2天,轮流完成4个项目。每组指定一个学生作为协调员,负责协调大家的思路并使之统一到一个共同的决策中来,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每组在每个项目中均轮流由不同学生充当协调员,使所有学生均得到锻炼。     (七)集中考核     因为学生分组轮换每一个项目,所以成绩的考核也就有了特定的评判方式。理论课考核以对知识的理解为主,采取开放式考题,占总成绩的20%。完成项目的成绩由学生之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进行,其中学生之间的互评占40%,教师的评价占 40%。完成项目的情况通过每组的项目报告书和一系列成型的成果(如邀请函、会议记录)决定,学生之间可以质询,然后每个学生都给其他人打分,经过平均即得出学生的打分情况。教师则从更高的角度审视学生的基本能力情况,给出分数。对于达不到合格要求的,安排下一次在别的班重做。 至此,学生在学习了具有明显任务导向的相关知识后,又系统地接受了完成任务的综合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之间合作、共事的能力,对学生考核也进行了质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杜,1999. [2]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黄春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5]雷正光.高职课程及其体系和目标研究[J].职教论坛,2005,(6). [6]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7]蒋乃平.“宽基础、活模块”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8]UNESC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S].ISCED.1997. [9]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