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的音乐美育(1)
2017-10-02 03:0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论高职院校的音乐美育(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本文论述了音乐美育的社会功能以及对职业
[摘要]本文论述了音乐美育的社会功能以及对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笔者结合目前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音乐美育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 音乐美育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迅猛发展,高职学生已占大学生总数的60%。面对这样大的群体,作为职业院校,怎样对其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首要任务。而音乐美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针对如何对职业高校的大学生实施音乐美育教育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一、开展音乐美育的意义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方针,从培养高职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角度来看,开展音乐美育,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音乐美育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荀子在《乐论》中说:“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足已率一道,只以治万变。”孔子也认为“移风易俗,莫过于乐”,进而提出“礼、乐、射、御、术、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重视音乐美育的社会功能。1922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他的新式教育理论,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把美育划为3个方面,一是家庭美育,二是学校美育,三是社会美育,而音乐美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首好的音乐作品能给大学生带来好的美感教育。如《义勇军进行曲》、唐珂等人的《长征组歌》等。这一类音乐作品,无论是从词意上还是从旋律上,能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美育教育,催人奋进、催人向上;因此,音乐美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我国职业高校音乐美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偏重职业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音乐美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而西方国家不论是普通大学还是职业高校,对音乐美育都非常重视,有的大学很早就开设了音乐美育方面的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在1464年就开设了音乐欣赏课,美国哈佛大学在 1870年不但开设了音乐课,而且把音乐课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值得一提的是,哈佛大学不仅培养出了著名的科学家,同时由于重视音乐教育,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培养出了像卡特、克拉姆等一批著名的音乐家。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音乐美育,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对职业高校开展音乐美育的几点意见
国家教育部规定,有条件大学的学生,至少选修一门艺术课。职业高校也要在课时安排上加以重视,每学年应开设不少于18个学时的美育课。其课程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利用艺术欣赏课,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受到美的陶冶,得到美的享受。音乐美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对职业高校开展音乐美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