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职计算机专业俱乐部模式的实践探索(1)

2017-10-03 06:1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职计算机专业俱乐部模式的实践探索(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现
   摘  要: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阐明计算机专业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提出了计算机专业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建设意见,并分析了计算机专业俱乐部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俱乐部;案例教学
     
    一、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及缺陷
    1.教学内容体系滞后
    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普遍是不实用理论较多,而职业基础课程不足,专业技能训练又太少,此种状况类似于上世纪台湾“知识中心型课程模式”,从而,从根本上影响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计算机属高科技技术,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在实践中得以迅速发展,而目前的计算机教材内容体系不是从计算机实际应用出发,开设太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并没有什么作用.而急需实践训练的环节却又安排得太少,这种教学内容体系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课程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
    2.师资力量及其水平的制约
    由于计算机是新兴学科,大多数专业教师是刚刚毕业的青年学生,有些甚至是其他学科转入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由于自身实践不足,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教师发展和教学水平的发挥。
    3.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
    高职学生来自不同形式的学校,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方式及学习兴趣都存在一定差异,统一的教学内容与强制的教学方法,不能较全面地符合他们的心理要求。
    4.计算机教学“大锅饭”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由于学生兴趣的差异,向计算机方向发展的趋向有各自的不同,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图形图像处理,但他可能对程序设计异常讨厌,而计算机教学“大锅饭”逼着他必须要从事程序设计.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二、计算机俱乐部教学的特征及优越性
    1965年,美国马利兰大学梅烈博士创始“职业群集课程模式”,以职业群作为专业计划编制的出发点和基础。经过4年的试点,并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得到满意结果。据美国参议院劳工和公共福利会的报告,认为群集课程模式有两个优点,一是学生具有较大就业弹性,二是学生具有较大适应性,所以,上世纪60年代后美国逐步实行职业群集课程模式。此种模式具有多重选择的职业准备教育;具有职群知识内涵的共通性;具有职群基本技能的共通性;具有接受未来延伸教育的基础;具有适应社会变迁的职业准备教育,此种教学模式实际上也就是职教提出较早,应用最广泛的“能力本位模式”的延伸,而计算机专业俱乐部教学就是在这两种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加细化的模式教学。具体的优点如下:
    1.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学生个性
    计算机专业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育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计算机专业俱乐部教学模式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计算机专业俱乐部教学采用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型计算机教学的多、杂、重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了教学整体功能。
    2.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选择
    计算机专业俱乐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方向的多样性,满足了学生对计算机方向多种选择的需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灵活的选择机会;计算机专业俱乐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活动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自己意向所指的空间,把机会和权利交给学生,择其所好、行其所能、展其所长,即使兴趣发生转移,学生也可再选择其它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俱乐部,这样就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计算机专项能力的提高
    在计算机专业“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学习中,学生的角色不断变化,他们可能今天是学生明天可能就要下公司,也可能承担一些实际的开发项日,例如,网络俱乐部的学生上午在教室里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下午就可能去网络工程公司实习局域网的构建,后天可能就独当一面去给其他人解决网络故障问题,这样在角色的转换中增加了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的机会,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项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优化了团队的环境
    各个俱乐部是以学生爱好的专项为依据形成的一个团体,共同的爱好使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容易互相接近、互相交流,有利于提高团体的凝聚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打乱了班级界限,不同性别、不同专项水平组合的异质团体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优化了团队内部的环境,使团体功能良性循环。
    5.有利于终身学习或科学研究习惯的养成
    计算机专业俱乐部是学生参与的主动活动,既满足了学生自己的爱好.又掌握了专项技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组织活动与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对俱乐部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继续坚持锻炼,逐步形成和加深终身学习或科学研究问题的观念。
    6.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由于实行开放教学,引进了竞争机制,让学生自主选择俱乐部和教师,使教师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促使教师认真备课、上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课堂效率。这样,教师的业务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而竞争所带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是其他几种教学模式所能比拟的。
    三、对专业俱乐部模式的实践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1.开设多种专业俱乐部,注重教学内容体系的完善
    目前,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喜欢不喜欢都要完成规定的课程,而开设大学生喜爱的专业俱乐部能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根据我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开设了网络俱乐部、软件开发俱乐部、多媒体设计俱乐部、电子商务俱乐部、自动化俱乐部5个俱乐部,这五个俱乐部都是当今社会计算机行业中最实用、最热门的专业方向,实践证明这些俱乐部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学生反映普遍较好。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高职“现代纺织技术”精品专业建设与改革(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