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1)(2)
2017-10-06 01:12
导读:(三)重视课程相对独立性,实行开放式教学 可选择应用性、技术性强或新科技含量较高的专业课程,也可选择专业教学计划中针对某一种能力的培养,组合
(三)重视课程相对独立性,实行开放式教学
可选择应用性、技术性强或新科技含量较高的专业课程,也可选择专业教学计划中针对某一种能力的培养,组合一组模块式课程,实行开放式教学,以满足社会上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非学历教育的需求。
(四)把住教学组织实施关
课程大纲由产业界(或企业)和学校相应专业的专家、教授及教育管理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审核,然后交给任课教师实施教学。实施前,应制定一套保证教学实施的教学管理制度,控制教学过程的质量。
(五)制订课程评价体系
制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案,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学生、教师及用人部门的评价等多种渠道,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分析。评价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育技术、师资结构和水平及教学效果等。评价方法可采取以建立各类指标体系为主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课程目标,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案。
三、处理好与课程建设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教学大纲建设
教学大纲应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范围、深度及体系结构,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一般进度,课时的安排,教学方式、方法,思考题及主要参考书。在制定和修订教学大纲时,应注意根据该课程学科或职业技能、技术的发展情况,对该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和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
(二)改革教学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要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充分运用案例、讨论、观摩、模拟、实际操作等教学形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
要加强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尤其是兼职教师、讲授与本专业跨度较大课程的教师以及新任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制度,并通过学生、教师及其他有关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信息。
(四)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无论是对社会需求的分析、课程的设计、教学的实施,还是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都离不开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一方面应培养一批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致力于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制定相关政策,使他们不仅善于进行课程建设,而且乐于进行课程建设。
(五)加快教材建设步伐
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职业岗位需求、学生学习特点等编写高职教材,有别于以学科体系和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材模式,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教材模式。各校要将教材建设作为教学基础工作抓紧抓实,努力探索教材编写新途径,成熟一门,编写一门。同时,提倡在较成熟的课程中开发多媒体教材,优化教育资源,方便学生自学。
(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要改变现代化教学手段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的教学观念,加大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比例,充分运用多媒体、远距离通讯等现代技术,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与不足。要加强实验室、模拟实训室的建设,发挥它们在课程教学中认识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加大课程软件开发工作,使其成为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杨金土,盂广平等.对高等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认识(J).职教论坛,2002,(19).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