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不高,不仅抑制了高职生的发展,也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高职生人文素质的途径主要有: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增设人文课程;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内容;加强人文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高职生;人文素质;文化活动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掌握人文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品位、心理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等。人文素质教育是知识性教育和思想性教育的统一,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
一、高职生人文素质现状
2006年初,调查组从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艺术知识、思想道德等方面对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中列举了10位文化名人,对此,42%的学生不太了解,39%的学生一般了解,19%的学生不了解;问卷中涉及经济、历史、哲学、艺术方面的知识,48%的学生不太了解,30%的学生一般了解,22%的学生不了解;有92%的学生不会演奏任何乐器;有95%的学生听不懂高雅音乐;在问及“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时,40%的学生选择“以个人利益为重”,30%的学生选择“以国家利益为重”,30%的学生选择“两者兼顾”。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人文素质偏低,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拜金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他们没有远大理想,意志薄弱、缺乏爱心、缺乏审美情趣,在学习和工作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高职生人文素质偏低的原因
(一)教育观念滞后
有些教育者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只要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胜任工作就达到了教育目的,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突出强调专业课的地位,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据调查显示,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高职院校不足30%,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讲座的院校不足50%。
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认为到职业院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没有必要学习其他知识。因此上专业课时能认真听讲、完成作业,而在人文素质课上多采取应付的态度。
(二)高职生自身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两类:类是通过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在各类高校中是最低的,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同其他高校的学生相比,无论是人文素质,还是其他方面的素质都是较低的。二是“三校生”。这类学生入学前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文化课水平基本上没有达到高中程度。
(三)人文素质教师缺乏
一方面,高职院校专任人文素质教师很少,无法满足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也有待提高。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