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研究与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1)(2)
2017-10-12 06:36
导读:2.2 教学方式及效果 2.2.1 教学方式 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多媒体为主传统黑板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他们认为多媒体的教学比传统教学生动直观,内容丰富多彩
2.2 教学方式及效果
2.2.1 教学方式
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多媒体为主传统黑板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他们认为多媒体的教学比传统教学生动直观,内容丰富多彩,个别疑难问题在黑板上详细讲解。这种方式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最多的信息。
2.2.2 教学效果
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教师备课充分,教学投入,能认真对待每个教学环节,讲授内容丰富,重难点突出。老师能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学习。
50%以上的同学喜欢老师的教学方法,认为对该课程的掌握较好。但是70%以上的同学经常上课而不旷课的原因是老师考勤严,真正喜欢该课程的学生只有30%。
2.2.3 实践与实习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校外实习基地有4个,校内实验站有1个。这为培养人才和开展教学科研创造了良好条件。经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对目前实习内容和效果很满意,认为教学实习对学习该课程有很大帮助,他们都建议延长实习时间,增加去校外实习的机会。
2.3 教材
有50%的同学认为目前使用的教材一般。我系2001级、2002级使用的是徐汉卿编写的《植物学》(农业院校专用),从2003级开始至今都采用的是由中国农业大学郑湘如教授编写的《植物学》,它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十.一五教材。学生反映此书内容过于琐碎繁杂,在复习记忆时有一些困难。
3 小结
近年来,我们不断丰富教学资源,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自制了投影胶片100多张,采用多媒体、投影、录像等教学手段,并探索互动式教学方法,加强信息化教学教育体系建设[4],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2006级开始尝试增设开放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精选实验内容,加强实验建设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编写了符合我省地域特色的实验指导。依托地域植物资源优势,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编写青海种子植物检索表,添加本地特有的植物种类,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在保留验证性实验的前提下,增开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初步形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5]。
中国大学排名 草业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因此适当增加实践环节,延长实习时间,针对高年级的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将其吸收到相关的科研课题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更早的接触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该领域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青丰.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整体思路.草原与草坪,2002,99(4):64-65
[2]孙振雷、黄凤兰、苏慧.草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草原与草坪.2002,99(4):78-83
[3]谢应忠,尹军利.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地方草业科学高等教育.草原与草坪.2002,99(4):71-72
[4]周海涛.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的建构.辽宁教育研究.2001(7):52-53
[5]淮虎银,金银根,孙国荣,等.植物学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5):638-640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