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环境监测综合实验教学研究(1)

2017-10-14 02:3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环境监测综合实验教学研究(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通过环境监测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

摘 要:通过环境监测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治理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而要获得反映客观环境的监测结果,监测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监测操作技能和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本文论述了开设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开展环境监测综合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 综合实验 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研究

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地步。我们人类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大力发展环境科学。在环境科学中环境监测是其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法学等所有其它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都需要依赖环境监测的结果去了解、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各项研究和制订有关环境资源的管理、利用等法律、法规[1]。因此环境监测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环境监测能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治理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而环境监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课时分配基本上是1:1,足见实验课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的学生,毕业后才能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获得能准确反应环境质量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为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服务。环境监测实验课内容涵盖了水、气、固体废物、生物、噪声、放射性等监测内容。同时强调综合性、设计型实验的开展。但因种种客观原因,在我院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虽然分别开出了一些水、气、固、噪声等的单一监测实验,但是能够涵盖水、气、固等综合性的环境监测实验较少开展。使我院本专业的学生,相当缺乏综合实验技能的训练,因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院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一、环境监测综合实验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之上
实验教学是获取新知识的源泉;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训练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实用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宽,如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物理测试和生物测试等,操作要求严格,实验现象复杂多变,实验数据处理量大,对数据精密度、准确度要求高,同时影响实验成败的因素多:如环境条件的变化、仪器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试剂的纯度和处理方法、操作者的基本技能和对实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而涵盖了水、气、固、噪声等内容的环境监测综合实验,还涉及到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样品的运输、保存和预处理、干扰的消除、多组分的同时测定或分别测定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要顺利完成环境监测综合实验,达到综合实验预期的目的,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基本操作技能是综合性实验的基石。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获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二是适量开设基础验证性实验。开设环境监测实验教材中所规定的一些基础验证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但知识结构不完整,能力结构不完善[3],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熟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进行基础性实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严把预习关,不允许未做任何准备而进行实验室。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训练,随时纠正学生的不当操作,也应敦促学生保持实验台面整洁有序等标准化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打下扎实的操作基本功。在此基础性上再安排一些提高性选做实验,如改变水中单一组分的处理与测试实验,而模拟废水中存在多种干扰物时的抗干扰处理与测试的设计实验[4]。并使所选实验内容与相关理论课内容密切结合、配套。通过这些提高性实验的教学,不仅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学生历经了上述基础验证性实验和提高性选做实验的训练后,基本具备了实施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能力。如此进行多层次教学,逐步形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到前沿、由接受知识型向创造型的过渡,就能达到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预期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内容要具有综合性、代表性和实用性
要通过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综合实践能力、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独立承担环境监测任务,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内容就应该具有涵盖水、气、固、生物、噪声等内容的综合性特点。除此之外,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内容还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环境情况和工业结构特点,使其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这样的实验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不仅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为本地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基于上述设置综合实验的理念以及黄石市的具体情况确定我院环境监测综合实验的内容为:
(一)湖北师范学院校园环境质量监测
(二)青山湖和南湖的水质监测
(三)华新水泥厂空气质量监测
(四)大冶某镇的土壤质量监测
(五)西赛山垃圾填埋场环境质量监测
(六)黄石市区噪声监测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运用爱达公式提高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效果(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