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哲学教学回归现实生活(1)(2)
2017-10-14 03:32
导读:1、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 首先是教学内容选择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决不仅仅是书本上那些抽象的条条框框,更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学生感兴趣、家
1、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
首先是教学内容选择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决不仅仅是书本上那些抽象的条条框框,更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学生感兴趣、家长关注的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在充满困惑和矛盾的青春期和青年前期,学生渴求精神的引领和启示。比如,上到“矛盾”一章,学生关心的是友谊和爱情的矛盾,求学的压力、社会压力和内在自由的矛盾,自身能力和目标的矛盾。关于矛盾的含义和属性及其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几乎随时都可以和学生的思想需要密切相关。让学生首先自我剖析其内在心理世界,活生生的问题即可产生,教师亦可有的放矢。其次,是由谁来选择的问题。课堂中能做出选择的不仅只有教师,还有我们的学生,所以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也参与准备课上所需的材料、实例。例如我利用每次课前的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讲一个他们看到的或听到的与哲学有关的小故事或事例,起初是随便讲,逐渐过渡到和所讲理论相关的,接着再引导学生讲完后进行点评。这样就一步步引导着学生课下收集资料,主动阅读一些报纸、书籍,同时还要主动思考随时从生活中寻找哲学。学生自己所找的材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自己的点评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再加之教师的从中引导,不但能很好的激发他们主动接近哲学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课程内容讲到量变和质变时,一个学生曾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只青蛙,如果把它放在滚烫的开水锅里,它会奋力一跃,而跳出来;如果放在冷水锅内,慢慢加热,水温一点一点升高,开始青蛙毫无察觉,心安理得地呆在里面,不做任何举动,等到水温升到一定程度,它受不了想跃上来的时候,已经晚了,跃不上来了,终于丧身锅底。用于比喻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不知廉洁自律,一点一点被腐蚀变节,直到丧命。并用量变质变的关系加以说明,进而警戒大家从小处着手,防止坏习气、坏习惯的形成,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设置一个自由、宽松,人人参与的主旋律,让学生开动脑筋,无拘无束的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认识和评价,有时会有出乎意料的拓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自己执教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动态模型,它不仅内涵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主观理解,还内涵了教师对教育对象的主观理解。但是,教学内容因学科体系不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教育对象也因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而有所区别。所以教学方法的动态性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它本身应该是变化发展的,另一个是他人在套用时不能完全照搬,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的经验积累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进行必要的改变。
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情况以及自己教学的实践,我认为以下方法在哲学教学中能发挥较好的作用。第一,问题教学法。哲学本身就是一门不断提出问题、反思问题、论辩问题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将结论当作定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将其视作发展着的学说,辨证地介绍给学生,并鼓励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促进其问题意识、思辨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使哲学知识自觉地内化为能力,以便于学生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首先要激发问题的产生,我们可以将不同的观点和材料通过各种手段、途径呈现给学生,让其通过对比发现问题,或者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特点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归纳了一种三通道问题解决模式:问题的提出——学生解决模式——教师解决模式——社会解决模式——对比寻找共同点——确定理想模式。如:在讲培养科学思维方法部分内容时,我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作为教学设计的原材料,提出问题:学生与家长因为上网吧查资料晚回家而发生激烈争吵,如何解决?学生提出解决模式:观点大同小异,基本上围绕两点阐述:①家长没必要为这点小事而喋喋不休,甚至大动肝火,况且又没上网吧干坏事,所以应该跟家长据理力争;②家长不信任学生,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然后教师提出解决模式:家长应平心静气,找机会和学生谈谈各自的想法,达成共识;通过互联网或报纸等媒体,收集到的实际生活中社会的解决模式:家长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并对自己的不理智举动表示了歉意,学生也明白家长的出发点是为自己好。对比三种模式的共同之处:家长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比较理想的问题解决模式: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换位思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通过这样一种模式分析,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方法贯穿于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并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第二,巧用名人名言教学法。在哲学教学中适当引用一些生活中大家熟悉的、精练优美,发人深省的名人名言来说明和揭示哲学原理,既能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也可以使教学语言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还能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思维。
中国大学排名
例如,在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时,我利用多媒体打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生价值的论述:孟子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歌德的“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学生面对这些熟悉的名句,情不自禁的朗读起来。学生在被名人的伟大情怀,高尚的情操感染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其中蕴含的哲理。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辩论法、分组讨论法,媒体课件教学法等多种形式的方法,将日常生活世界引进课堂,将学生的“熟知”变成“真知”把哲学理论内化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哲学本身就是方法论,哲学教学属于教育过程,也要遵循因材施教、教无定法的原则,所以需要教师多下功夫,将“哲学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这条主线贯穿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哲学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