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匮要略》教材建设思想与教学体会(1)

2017-10-14 02:49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金匮要略》教材建设思想与教学体会(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金匮要略》是中医院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教

摘 要:《金匮要略》是中医院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教材建设思想是指导教师教学思想的依据,本文就教材变革与发展,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谈一些个人体会。同时介绍我个人在《金匮要略》教学中的变革尝试。
关键词:《金匮要略》 顺序编排 教学改革《金匮要略》是中医院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金匮要略》在课程设置上属于临床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掌握脏腑经络辨证论治方法。目前教育部统编教材的编排方式,由五版教材的经典著作原文注解方式,改变为讲述疾病过程为目的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模式。在课本编排中,各论中出现了打乱原著作条文顺序的改变,明确依照疾病发生原因、病机变化及辨证论治的模式为讲述顺序。即把《金匮要略》教学的中心确定为认识疾病和分析疾病过程,讲述整个疾病变化过程中的治疗方法,乃至于掌握疾病全过程的教学方法上。
作为《金匮要略》教学的教师,认为这种改变非常符合学习《金匮要略》著作的本来目的,非常符合理论教学为临床实践服务的思想,也非常符合现代中医病症结合临床的发展需求。就此谈一些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与教学关联性的体会。
一、注释古文的教学方式
五版以前的教材模式,都是仿照古代对《金匮要略》著作学习的模式,注释《金匮要略》原文,注家注释原文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著作原文的涵义,关于辨证论治方法,则以方剂的临床应用为依据,介绍方剂的临床应用以及经验案例。这种模式,对已经有临床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可以有一些临床用法上的借鉴,对初学者来说,疾病脉络条理不清,因此不易掌握其中内容及涵义,因此教学目的在于对各条原文含义的讲述,不能与临床紧密结合,失去了《金匮要略》著作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实际意义。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二、六版教材的变革
六版教材以简约明确的疾病认识思想统领各篇,这种改变非常符合学习《金匮要略》著作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实际目的,《金匮要略》原本就是讲述临床学辨证论治方法的著作,目的在于讲授疾病的认识和临床治疗的具体方法,因此这种改版,能够使教学紧紧与临床相结合,紧紧把握认识疾病全过程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在学习《金匮要略》原著中,深刻体会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相应的辨证论治方法。把过去已经学习过的中医基本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分析疾病各个阶段的病机变化,最终掌握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依照临床医学思路,加强记忆。
六版教材的缺憾:是简约太过,删去了过多的与认识疾病不可或缺的条文,使在讲解思路上依据不全。例如,《金匮要略·百合病》1条,删去了条文的后半段,在讲解百合病病因时则缺乏说理依据;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中删去了痉病的全部条文,使《金匮要略》中关于感冒高热惊厥或抽搐的非常有效的疾病诊断治疗思想不能讲述给学生;删去了湿病的15、16、17条文,使湿病病因认识证据不足;甚至还整篇删去了第十一篇五脏风寒积聚病全篇文章,使得学生根本没有看到原著全貌,这些做法不利于对《金匮要略选读》的学习。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物流管理课程渗透EPD教育案例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