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发挥民间音乐资源优势 增强职业教育音乐素质

2017-10-15 01:09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发挥民间音乐资源优势 增强职业教育音乐素质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内容摘要 :黄河三角洲地区富有特色的民歌、东路大鼓

  内容摘要 :黄河三角洲地区富有特色的民歌、东路大鼓、渤海大鼓、吕剧、 腔、鼓吹曲、鼓子秧歌等民间音乐,反映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音乐的整体风貌。发挥这些质朴而粗犷、热情而浪漫的民间音乐资源优势,对增强职业教育的音乐素质,弘扬“奋斗、和谐、超越”的城市精神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现代企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民间音乐资源 职业教育 音乐素质 黄河三角洲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民间音乐资源,职业教育发挥这些资源优势,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具有悠久璀璨的历史,其中,民歌、吕剧、曲艺等门类在我国的音乐文化长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源流、形态、特色、功能等方面,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传承这些质朴而粗犷、热情而浪漫的民间音乐,对增强职业教育的音乐素质,弘扬黄河三角洲地区“奋斗、和谐、超越”的城市精神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现代企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丰富多彩的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资源
  
  (一)高亢乐观的民歌
  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尾闾,属环渤海地带,自然环境风高、滩碱、水咸,故而磨砺出了“三角洲人”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的性格,也产生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久唱不衰、百听不厌的经典性民歌。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黄河三角洲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外来侵略的革命战争。每个时期都有民歌作为历史见证,其中,有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起义》《明天来你长毛叔》等,真实反映了黄河三角洲人民英勇的革命斗志,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黄河三角洲人民投入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抗战时期的民歌有赞美人民军队英勇善战的《反扫荡》《我们的八路军》等,有揭露敌人罪恶的《老蒋放水》《七恨》等,也有赞美军民关系的《军民好比鱼和水》。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了战争的各个方面,有力地配合了革命战争的进行。建国后,黄河三角洲民歌的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题材的民歌从各个方面、各个不同的角度,唱出了黄河三角洲人民的新面貌,如《四季生产》《棉乡四季歌》等,充分体现了民歌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热情火爆的民间器乐
  从出土的文物就可以证实,黄河三角洲地区古代乐器有编钟、编、编磬、阮、钹、羯鼓、琵琶、“骨哨”等。从出土和使用的情况看,民间娱乐活动已经广泛地使用各种乐器,并向人们展示了黄河三角洲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但凡在全国流行的乐器,该地区几乎样样皆有,特别是在管乐器的演奏方面尤为突出。辽阔的鲁北平原、渤海赋予了黄河三角洲人宽广的胸怀、热诚的秉性和“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人格。故而,黄河三角洲人无论是面对艰难险阻,还是面对五谷丰登的丰收场景,他们都会拿起唢呐和笙、管、箫、笛,抑或敲起锣鼓,展示男人的豁达、女人的坚韧。因而那些火爆热情、勇敢向上的鼓吹曲便满腔豪气地回荡在这片古老而又多情的土地上。
  (三)独树一帜的东路大鼓和渤海大鼓
  东路大鼓,也叫“东大鼓”,一度也叫“山东大鼓”,通常称“东口”“老东口”以区别于“西口”(即现今的山东大鼓)。据说东路大鼓在清道光年间就已流行,艺人活动于农村秋收、麦收的田间地头和冬闲时的村头、集市上,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时人民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
  譬如名列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胡集书会,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每逢元宵灯节,书会上各门各派的曲艺艺人济济一堂。其中,东路大鼓就是书会上艺人经常演出的曲艺形式之一。其中著名艺人周金山演唱的曲目有传统的《呼家将》《杨家将》,也有根据长篇小说改编的《新儿女英雄传》《林海雪原》等,还有艺人自己创作演出的大量反映新社会、新生活的小段,如《荒碱变良田》《二妮出嫁》等,为东路大鼓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渤海大鼓——大鼓的一种,因流行于黄河三角洲地区(亦称老渤海区)而得名,是这一地区所特有的曲艺曲种。它是从西河大鼓演变而来。“西河大鼓”是从河北省冀中一带乡村中发展起来的,群众性较强,曲调朴实易懂,易于传唱,故流传较广。早在建国前,与黄河三角洲临近的河北省西河大鼓艺人,常来这里流动演出,四季不绝。活动范围多在无棣、阳信、沾化、惠民、滨县等地。久而久之,爱听西河大鼓的观众越来越多,加之他们乐于交流艺术,收徒传艺,便在这一地区风行起来。民间艺人不甘守旧,凭着他们的天赋条件和创新精神,在唱、念、做以及三弦伴奏诸方面不断探索、改革、丰富、充实,逐渐从西河大鼓流派演变出来,形成了完全是地方特色的、独立艺术风格的渤海大鼓。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四)亲切质朴、土香土色的吕剧、腔
  吕剧在近百年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质朴亲切、抒情绵绵、土香土色、通俗易懂”等自身固有的剧种风格及艺术特色。其曲调委婉柔美,唱腔悦耳动听,语言朴实无华,易学易唱,沁人心脾。尤其是颇有声势而且成就斐然的吕剧现代戏的创作,使吕剧风格(包括唱腔音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蒸腾着一片清新,其中委婉、敦厚的因素得到充实;走出低沉幽怨,不再以迷茫无望的氛围漫溢无际。吕剧的淳朴与柔婉,已由原来的质朴、柔弱,趋向丰厚和清新。
  灯腔,(又名腔)是由肘鼓子系统中的北路肘鼓子发展而来的,或称周姑子,又名“秧歌腔”,也有称“五人班”的,它是一种无弦乐伴奏的地方戏曲剧种。在100年前,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广大农村最普及的地方戏曲。腔在博兴县的闫坊、纯化、店子一带盛行。例如:博兴县高渡村的腔戏班,就常年活动在潍县、昌邑、临淄、寿光等地。后来传扬到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高青、惠民、滨县、沾化等县的某些农村。此后,逢年过节的庙会,各地腔艺人便常年搭班在当地和到外地演出。主要剧目繁多,代表作有《裴秀英寻夫》《李香莲卖画》《宝莲灯》《王定保借当》等。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宋希娟
上一篇: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