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究(1)

2017-10-14 06:5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究(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内容摘要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就业相对前几年来说

  内容摘要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就业相对前几年来说已很困难,扩招是其中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本文就毕业生、市场、高校等各种因素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就业市场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职业意识
  
  一、目前就业市场呈现的新趋势及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不足
  
  艺术设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同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同步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物质条件不够丰富,人们关注最多的是生存的物质需求,对涉及精神方面的需求较低,因而那时我国以培养专门艺术设计人才的高校较少,一些艺术设计类的工作大多也是由纯美术工作者来完成的。到了改革开放的中期,经济腾飞,人们开始关注衣、食、住、行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神方面的追求,艺术设计类的毕业生就变得非常走俏,在同等条件下,不管是工作环境还是待遇都比较好。市场的需求刺激各高校开设了各类艺术设计专业,在很短的时间里培养了一大批艺术设计人才,满足了市场的一部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迅猛,一些原来一百多人的系部一下子发展到了一千多人,毕业生不断增多,而市场的容量有限,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已呈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第一,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具有各方面的优势,大多数当地艺术设计院校的毕业生选择就地就业;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当地的大部分艺术设计的毕业生也选择沿海及经济发达城市就业。虽然这些城市在就业岗位等方面有优势,但市场的目标容量有限,每年大量的新生力量的加入,使本来已趋于饱和的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相反,中西部的一些中小城市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等不占优势,艺术设计岗位专业人才缺乏,甚至一些岗位是由社会上的培训部短训班的学员来充当,这样就很难保证设计的品位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第二,由于每年的毕业生增多,给设计单位用人提供了便利。设计单位为了赢得最大的利润,要求毕业生上岗前有工作经验,以便一上岗就能给他们带来效益。而有些学校在培养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本就没有工作经验,更没有职业意识,大部分学生虽然毕业拿到了文凭,但其工作能力却胜任不了普通的设计工作,这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学生不得不以很低的工酬甚至无偿劳动来获得相应的工作经验和基本的职业准则,以利于后来能正式上岗。
  以上这些都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困难的原因,而问题出在哪里呢?
  
  二、造成毕业生就业不顺的原因
  
  人才培养目标过高: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都是定位于为市场输送高级专门的设计人才,学生从入校第一天起就被这种思想禁锢,曲解了艺术设计是服务行业的理念,忘却艺术设计的根本任务,自我陶醉;再加上后来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收费偏高,更是让学生觉得高投入应该高回报。长期受这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学生对未来的期望值普遍偏高,进入市场后,梦想很快被现实的就业状况击碎,造成许多毕业生不断跳糟,以期望找到与自己梦想相符合的工作岗位和得到较高的待遇。然而,在供过于求的就业环境下,学生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许多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
  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背离了市场:现在很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是脱胎于原来的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管理还是沿用原来的那一套模式,注重培养艺术家。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是互相照搬,大同小异,没有突出自身的优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及实践运用能力上与市场要求相差甚远。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缺乏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由于大部分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从美术学中分离或新开设的,在师资来源上很大一部分教师是学美术学的。这些教师在思维观念、教学手段等方面,还是沿用纯美术的那一套方法和模式,缺乏对艺术设计类学生应有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有一些教师本身就没有参与过艺术设计的社会实践项目,在授课过程中仅仅是照本宣科。有些学生在学完一门设计课以后,仅仅学到一些纯理论,到用人单位以后,做出来的设计方案很业余,或者根本无法胜任实际的设计工作。另外,一些高校在扩招后由于师资不足,补充了大量应届毕业生,这些从高校走向高校的教师同样也不能教给学生更多实践运用的能力。
  在各门设计专业课程的练习中过分依赖电脑的模拟,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艺术设计专业是新型实用的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各门课程在完成了相关设计理论和基本技法的教学后,应在有经验的实验员或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从构想——草案——方案——具体实施等整个过程的实践练习。而我们许多高校仅仅是在电脑模拟以后就算完成,这样学生就很难将理论与实践运用联系起来,以至于在上岗后明知道自己学过相关的内容,但具体面对一个项目时就不知该如何下手。
  缺乏相关职业意识的培养:很多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都以个性塑造为主线,造就了一些个性鲜明但又有些自由散漫、缺乏规范意识、时间观念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与艺术设计职业的要求相差甚远;这样的学生缺乏与相关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罗明金
上一篇:论模特教师的素养(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