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究(1)(2)
2017-10-14 06:52
导读:三、新的就业形势下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对策 面对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以及在就业时出现的一些不足,作为为市场输送人才的高校,
三、新的就业形势下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对策
面对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以及在就业时出现的一些不足,作为为市场输送人才的高校,应引起高度重视。笔者从事艺术设计教育多年,认为应在以下几点上多下些工夫。
在培养目标上以就业为导向:只有就业才能创业,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即艺术设计专业也和其他服务行业一样,要求从业者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从设计员不断成长到设计师。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院校要以“立足本地,辐射周边”为办学理念,鼓励学生就近就业。这样既可以提高就业率,又可以为中西部地区培养紧缺的实用人才,为中西部经济发展做贡献。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
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针对一些教师没有实践经历的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让一些教师利用课余或假期到一些大的公司进行实战锻炼,了解设计市场的前沿发展状况,以利于加强教师的实战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让教师就近到公司兼职,这样,教师在上专业课时可以将社会具体案例引入到课堂,学生的练习也可以社会的具体项目为蓝本,增强了实战性,提高了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时目标就更明确,学习起来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加快完善各类实验室和材质库的建设: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校在20世纪初就探索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并在具体的教学中加以运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师,对世界设计史是里程碑式的改变,这一指导思想对21世纪的艺术设计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各艺术设计院系,应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和材质库,以便学生在完成相关的设计理论和技法学习后,直接运用设计中所涉及的材料对自己的方案实施操作,将设计构想变成现实;这样能够解决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就业夯实基础。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行业,设计师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需要耐心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尽最大的可能领会客户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客户满意的作品。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守信、敬业、严谨、尊重客户等社会上必备的职业操守来要求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具体到每门设计课程的学习中,从定位、创意、表现和付诸制作的整个练习过程,都应形成科学、严谨的习惯。另外一点是要强调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学会如何协调各种关系,同时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结语
艺术设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应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处处为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着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关键是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紧跟市场并不断开拓市场,这样,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就业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
[1](美)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2]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罗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