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高起点,培养高素质军事航海指挥员(
2017-10-15 02:4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标准、高起点,培养高素质军事航海指挥员(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本文针对军事航海指挥员的任职需要,根据《STCW78/
摘要:本文针对军事航海指挥员的任职需要,根据《STCW78/95公约》和《海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分析现行地方高校航海类专业教育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方式以及海军院校航海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改革海军院校航海类教育的新思路:以《STCW78/95公约》和《训考大纲》为标准,建立军事航海教育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以满足第一任职需要为前提,力求与地方院校航海类专业教育接轨;高标准、高起点,培养高素质军事航海指挥员。
关键词:航海教育;《STCW78/95公约》;军事航海;素质教育
一、引言
目前,海军院校航海类专业的培训,由于军事航海的特殊性,自成体系,水面舰艇学院以水面舰艇航海为特色,潜艇学院以潜艇航海为特色,采取各自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但是,除了军事上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标准外,在航海技能上,军事航海指挥员和地方同类人员有相当的共性,比如:一样强调实践性,一样要求航海作风等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缔约国际海事组织(IMO)《STCW78/95公约》,以及加入WTO,地方高等航海教育的改革如火如荼。因此。分析地方高校航海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借鉴他们的经验,对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军事航海指挥人才,打赢未来海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高校航海类专业教育的特点
和国际接轨,地方高校航海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是以《STCW78/95公约》为标准建立和制定的,《STCW78/95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重要公约之一,它对各缔约国海员素质的提高,在全球范围内保障海上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有效地控制人为因素对海难事故的影响,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STCW78/95公约》是全球各层次船员培训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标准。地方高校按照《STCW78/95公约》实施的航海类教育有如下特点:
中国大学排名 (一)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就是采取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的为实施质量管理所必须的组织结构、责任、程序、过程和资源。按照《STCW78/95公约》规则I/8(质量标准)要求,从事海员教育和培训的航海类院校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模式,它把与教育质量有关的学校每一部门、每一个岗位和每一道程序都以文件形式予以明确,以控制培养船员的教学过程按规范操作,降低学生和船员适任评估不合格率。做到有标准可依,有操作指导书可循,保证与质量有关的一切活动均能准确、有序地进行,并可连续监控,防止不可弥补的质量缺陷的产生,最终达到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优秀船员队伍的目的。
(二)加强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
航海教育具有学位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双重性,《STCW78/95公约》特别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强制使用模拟器实作,但又规定海员必须接受认可的教育。因此,地方航海类高校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区别于以往注重课堂理论讲授而轻视能力培养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模拟器的作用,重视模拟器考试,把操作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以发展专业能力为目的,突出以培养专业综合素质为显著特征的航海职业教育。同时,理论教学则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全面系统地规划、精简、浓缩知识的传授,以满足最低学历教育的要求。
(三)重视外语交流能力的培养
《STCW78/95公约》对船员在语言方面,特别是在口语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既能较熟练地使用标准海事通信用语(SMCP),又能用英语发出、接收各种指令,在紧急或复杂情况下能进行有效的理解和交流,避免任何因交流失败而引起的事故。因此,地方航海类高校非常重视航海英语交流的能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加强对教师适任能力的评估
《STCW78/95公约》规则I/6对适任评估人(教员、监督员、和评估人员)也提出了资格要求。因此,地方航海类高校加强了对教师适任能力的评估,要求从事航海教育的教师自身应具备较强的技能,凡是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教师自己首先能操作,能亲自做示范。没有适任资格的教师不能进课堂。
三、海军院校航海类专业教育的薄弱环节
由于军事航海的特殊性,目前。海军院校航海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自成体系,对照地方类航海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存在如下薄弱环节:
(一)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
新颁布实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下称《训考大纲》)是海军院校航海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的纲领性文件和训练标准。由于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员的特殊性,军事航海指挥员上岗,不像船员上岗那样竞争激烈,直接导致了质量保证体系的不健全,缺乏严格的上岗适任评估。虽然有《训考标准》,但没有严格的适任评估制度,更缺乏连续的监控,结果是:无论是谁。只要经历了院校组织的各个教学培训环节,就可以到预定的岗位上岗;无论是谁,只要一次训考合格,就可能一直合格。另外。对航海教员的选择也有一定的随意性,无论是谁,只要学历合格,经过简单教学培训,甚至没有海上经历都可以上航海课堂。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不健全,缺乏实施质量管理所必须的组织结构、责任、程序、过程和资源。
(二)综合技能培训不够
《STCW78/95公约》特别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规则I/6对海员的培训和评估提出总要求,在各级强制性最低要求中,明确给出了“表明适任的方法”及“应获取的证据”。就“应获取的证据”来说,一改过去仅从卷面上获取的方式,大量的证据来源于船员的实际表现,那些“只会说,不会干”的船员将因此项要求而被淘汰。为此,《STCW78/95公约》强调模拟器的综合训练,重视模拟器实作考试。新颁布实施的《训考大纲》也强调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制定较高的评估标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STCW78/95公约》和《训考大纲》一样,所指的技能不仅是单个岗位和单项的基本技能。而是综合技能,既包括实际动手能力又包括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受训人员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按《STCW78/95公约》和《训考大纲》要求,海军院校航海类教育。相对单项技能而言,综合技能培训薄弱,航海模拟器综合训练不够。军事航海指挥员知识面过窄、全岗适任能力、应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三)航海英语交流能力差
和地方高校接轨,近年来,海军院校航海类专业加强了学员的英语教育,着重点放在了四、六级英语的通过率上。但航海专业英语的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员的专业英语交流能力弱。对军事航海指挥员来说,和地方船员比较,似乎对外交流少,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英语交流是航海人员一项重要技能,《STCW78/95公约》对语言有特别的要求,在紧急或复杂情况下能进行有效的理解和交流,避免任何因交流失败而引起的事故。另外,随着军事交流活动不断增加,航海英语的交流能力将越来越重要。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翟立新 唐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