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1.1 生活方式的管理 处于职业倦怠状态中的高校辅导员,绝大多数都是将醒着的时间几乎都贡献在工作上的人,可想而知,一旦这占到生命绝大部分的方面带来了压力、焦虑、愤怒和犹豫,很快就会升级为人生之中的一个重大危机。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之余要花时间去休息、享受家庭生活、享受个人时光,这不但能够消减压力事件的绝对数量,而且可以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去抵抗已经形成的压力。苏格拉底说过:“缺乏内省的人生不是有价值的人生”。
2.1.2 时间管理 辅导员的工作往往要求他们同时处理头绪繁多、杂乱无章的事务,从而使他们感到分身乏术、疲惫不堪,久而久之便会心力交瘁。实际上,再多的事情都可以区分出轻重缓急,我们需要优先处理的永远都是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其次是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再次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最后才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这就是时间管理。此外,在完成某一件复杂的事情时,试着将其分解成几个容易着手的小部分,然后合理地分配每段时间要做的事情,且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2.1.3 情绪管理 置身于长期压力之下的辅导员其情绪难免波动。要做好情绪管理首先要体察自己的情绪,也就是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我现在的情绪如何?”许多人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的情绪,但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学着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其次要以合宜的方式舒解情绪。舒解情绪的方法很多,比如找好友诉苦、听音乐、散步或逼自己做别的事情以免老想起不愉快等等。不管采取哪一种方式,舒解情绪的目的在于让自己好过一点,也让自己更有能量去面对未来。如果在工作中有了不舒服的感觉,要勇敢地面对,仔细想想,为什么这么难过、生气?我可以怎么做,将来才不会再重蹈覆辙?怎么做可以降低我的不愉快?这么做会不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根据这几个角度去选择适合自己且能有效舒解情绪的方式,就能够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
2.2 提高压力应对能力 辅导员长期处于压力且难以释放时,不仅社会、学校和组织要采取各种措施减轻其心理压力,辅导员个体还必须提高对心理压力的应对能力。
2.2.1 移情 防止辅导员职业倦怠和缓解压力的常用方法。当辅导员处于难以释放的压力之中和面对难以完成的任务时,可以把产生压力的事件先放在一边,试着去做自己喜欢的和比较轻松的事情,通过参加辅导员协会或相关专业协会和俱乐部的活动,或通过身体的锻炼、培养业余爱好、听音乐、散步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而消除压力带来的紧张和焦虑等情绪。
2.2.2 反思 防止辅导员职业倦怠和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它指通过对学生工作经验的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采取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行为。反思训练包括经常记录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心得,并与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共同分析,相互探讨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等。
2.2.3 认知重建策略 包括对自身压力源的认识和态度的心理调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积极的认知方式能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不断扩张给每位辅导员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但绝对不会保证每位辅导员得到平等的收入和一样的评价,辅导员个体要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扬长避短,学会制定现实可行的、具有灵活性的自身发展目标,并为取得的部分成功表扬自己,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善待自己。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不仅造成其个体职业和社会功能的损害,降低其个体生命质量,而且其身上表现出的职业倦怠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分析造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压力源,探析缓解辅导员职业压力的方法,从而有效防止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利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567572.
[2] 梁芹生.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之探析[J].教育评论.2003,(4):2628.
[3] 陈永森,邱海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消除[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6,21(4).111114.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