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对教学的作用和意义(1)(2)
2017-10-16 02:30
导读:二、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 由于职业教育中的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普遍较差,因此在学生的阅读指导上要把握好“循序渐进”的原则: 1、在刚开始的学习阶段
二、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
由于职业教育中的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普遍较差,因此在学生的阅读指导上要把握好“循序渐进”的原则:
1、在刚开始的学习阶段在学生的阅读前要以问题的方式给学生拟好阅读要点,如在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就可以拟定如下提纲让学生阅读:(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什么是噪声?(2)、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教室里和教师周围有无噪声?如果有噪声,这些噪声是从哪里来的?(5)、举例说明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7)、说一说你知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控制噪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自己在减弱噪声上将做些什么?通过阅读要点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帮助他们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课本,了解其课文的中心要点,并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从而不断的提高阅读能力。
2、在每上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的进行复习,要求他们再进行一次全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他们通过前后联系,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之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
3、在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拟定阅读要点。具体建议做法是:让班上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阅读先拟定出某章节的阅读要点,然后让其他同学讨论、补充,逐步完善。通过这种方式让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得到全面提高。
要使学生和物理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做到:
1、自学时间必须要有保证。保证每节物理课使学生拥有不少于10分钟的阅读时间,且强烈要求学生每次上完课要进行复习和预习下一节内容,并鼓励要求学生每周不少于3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可适量推荐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物理课外读物,比如介绍各个物理学家的人物传记;介绍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一些介绍至今还没解开的一些物理奇观的书籍等等。)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自学内容应选择得当。要求我们教师首先应处理好教学内容中的主次轻重,精选自学内容。所以我个人认为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类进行教学:精讲、粗讲和不讲。所以在课堂上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主要问题(即:重点和难点)精讲,次要问题粗讲,有的问题则不讲,留给学生自学。因为,精讲的结果会压缩了课堂教学学时,使学生在不增加课外负担的情况下,增加了课内的自学时间。
3、办好“物理园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为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培养良好的自觉意识,可以在班级每隔一定的时期办好一期“物理园地”。可以在这个园地里开辟“物理学家”、“身边的物理”、“自学体验”、“优秀小结”、“物理小论文”等专栏。学生通过阅读自己亲手主办的“园地”感到亲切、成功而又自豪,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学能力。
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战略任务之一,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主动性,加强指导他们阅读课本,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独立的感知,理解教材。通过经常性训练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不断的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