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计算机语言教学方法之我见(1)

2017-10-16 04:4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计算机语言教学方法之我见(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  计算机语言教学质量是一直以来广大师生共同关
摘要  计算机语言教学质量是一直以来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但计算机语言的教学中总是存在诸多弊端。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合理教学方法的引入以及课外教学活动的展开三个方面对计算机语言教学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计算机语言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计算机语言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例如教学方法机械化,学生从属被动;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缺乏灵活性;教学技巧拘泥于语法细节,忽视编程思路等等。致使学生编程思路混乱,条理不清,代码不规范,编写的程序可读性差。因此,应探索和开展创新教学,张扬课程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独立性、独创性、开放性、灵活性、广阔性。 
本文以C语言为例,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任何一门课程,教学目标的正确确定可以为教学环节的实施指明方向。计算机语言是一门工具,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工具的用法,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在哪种情况下运用工具,要学会用它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我们所说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课堂教学目标和整体教学目标。 
1、课堂教学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往往是教会学生如何读懂程序,如何根据题目要求编写一段正确的代码,并且在此基础上将独立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积累,为计算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整体教学目标。整体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依靠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几年的C语言教学中,有不少同学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如果我们的目标仅限于课堂教学目标,这无疑会使教学过程索然无味。只有强调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大学排名
课堂教学目标是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整体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升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分不开的。只有确定了正确的目标,教学活动的展开才有了导向,教学方法的引入才有依据。 
二、教学方法的引入 
(一)从整体到具体。从总体上讲,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语言时,对一切都很陌生又好奇,如果一开始就给学生灌输数据类型、运算符、各种语句的用法等知识,只可能使学生了解了很多基础知识,却不知何谓程序。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首先让学生接触几个有代表性的程序,从程序的构成,基本特点上给予讲解,使学生对所学的这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然后再讲解各个章节的知识点。 
对于每一章节的学习,一般的计算机语言教材在每章开头都是讲解各个知识点的语法规则,然后将各个语句的用法一条一条陈列出来,最后在举几个例子总体介绍一下各个知识点的应用。这样做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实际操作中却有诸多弊病。计算机语言这门课程有一个特点:语法规则太多,各个知识点琐碎且枯燥,学生往往还没有深入到编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已消磨殆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在教学中采用从整体把握到具体讲解的教学方法。先引入一个实例,让学生从总体上对本章要讲的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详细讲解各个知识点及相关语法规则。引例的选择要靠教师去把握,引例尽量不要涉及复杂的算法,并能涵括主要知识点。 
(二)问题式教学。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多存在一个问题: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当然这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与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关。计算机语言所涉及的语法规则太多,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总是要集中精力在这些繁琐的细节上,即使这样,上课学过的东西也总是过后就忘了,课堂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问题式教学的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每节课的开始,我们不妨设置一两个问题,在讲课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去解决。例如:在讲循环语句时,我们可以事先准备一道简单的编程题,在讲基本语法时,给学生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线索,再通过讲解类似的程序来使学生的思路更清晰,最后再让学生来编写出完整的程序。通过这种目标明确的授课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课堂质量得以提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一题多解。在计算机语言的教学中,一题多解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任何一个程序的代码都不是唯一的,特别是涉及到一些算法或模块化的程序,都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例如,循环结构程序设计里有这样一个题目:求2+22+222+2222+……前n项的和。在找数列规律时可以发现,第m项的值可用公式t=t+2*10m-1来计算,也可用t=t*10+2来计算。又例如排序算法,教材中往往只讲一种排序算法,教师可以在详细讲解了一种算法后,再介绍其它排序算法的思想,并要求学生编写出相应的程序。一题多解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有些章节涉及到复杂繁琐的语法规则,学生要熟悉这些规则都比较困难,如果还讲大量的例题,这无疑会增加学习的难度。教师应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程序为例来讲解,讲解时,可根据不同的要点来变换程序实现的方式。比如,讲指针作函数参数、数组名作函数参数时,就可以用同一个题目的不同形式来作为实例。这样做学生才不会望而生畏,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陶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