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学》GSMB案例教学方法新探
2017-10-19 05:2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职院校《会计学》GSMB案例教学方法新探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nbs
作者:黄元元 孙自愿 陈维娜
【摘要】 《会计学》GSMB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会计知识、思考会计问题时,形成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去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针对高职学生而言,从其自身特点出发,合理设置《会计学》案例教学的流程,从课堂到课后通过文字导读、课堂引导,乃至于案例网络通讯方法,侧重于让学生欣赏到会计学的实践性与有用性,这将是《会计学》教学效果好与坏的出发点,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会计学》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 会计学;教学实践;GSMB案例教学法
无论对于高职会计学专业学生,还是针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学》作为一门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全方位的领悟会计学的知识范畴、内容和方法的系统性学科,其在教学流程体系的设计上也应当侧重于让学生欣赏到会计学的“美”,体会到它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以便引起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一、高职《会计学》GSMB案例教学的出发点
在高职院校中,如何将案例教学引入其学习过程中,如何吸引学生在《会计学》学习中自觉学习会计知识、思考会计问题,如何让学生形成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将是高职院校《会计学》教学效果好与坏的出发点,甚至可以说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GSMB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会计学》教学中的实践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对于高职学生,在对其进行会计学GSMB案例教学时,为达到预期地效果,应当以下列四项内容作为案例教学的出发点:
一是案例教学要有一定的情节,引发的问题必须是学生所感兴趣或者所关心的(Guiding);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二是案例的选择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来展开(Showing),不能凭空捏造;
三是案例的设计需有一定的明确教学目的。在具体的案例设计中,要传递让学生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有效信息(Messaging),综合运用会计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会计、财务的相关技能;
四是案例中应尽量包含一个或数个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内容相关的会计问题,并最终使学生从该教学方法中获益(Benefit),GSMB教学方法思路大致如图1所示:
二、GSMB教学之“课堂引导法(Guiding)”
课堂引导是案例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引导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案例教学的成效起着实质性影响。教师要坚持以鼓励为主,保持课堂宽松的气氛,抱着积极的态度,调动积极因素,作积极客观的反应,促进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与此同时,需要明确的是,会计案例的课堂引导的目的在于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思想交流、达成共识、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的发言总量的多少、沟通时机的把握、沟通方式的运用等种种因素,都直接影响课堂引导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