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运用“小作品组件设计”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2017-10-25 01:1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运用“小作品组件设计”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积跬步,以致千里 ——运用“小作品组件

积跬步,以致千里
——运用“小作品组件设计”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研究
邬技科
【内容摘要】纵观当前信息技术的教材编排和教学设计,都倾向用一个完整的大作品(任务)体贯穿课堂始末。而大作品由于情境复杂,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实现重复、梯度的练习,反馈延时等局限影响了课堂效率。本文打破大作品设计一统天下的格局,尝试将大作品分割成若干个小作品组件,从小作品组件的教材转换、小作品组件的材料构思、小作品组件的环节安排、小作品组件的材料部署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小作品组件”设计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关键字】 小作品组件   教材转换   材料构思  环节编排   文件部署   
 大作品主题式教学由于着眼于技能的应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以往计算机职业培训班式的课堂模式,而受到了众多教师的追捧。无论哪种课型、教学内容,都倾向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个完整的大作品(任务)。但是,任何一种教学设计都存在不足和局限性,大作品教学设计也不例外:
 大作品由于情境复杂,容易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一般制作大作品需要涉及众多知识技能,如果前面的知识技能掌握不扎实,会影响到今天的学习;完整主题下的大作品难以实现某一技能重复、梯度的操作练习,不利于技能的掌握;大作品评价反馈大多安排在完成作品后,难以及时发现矫正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大作品不可控因素众多,达成度低,学生成功体验少,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
 这种重视应用,淡化知识技能的“大跨步”式的大作品设计,一不留神就会有“眼高手低,效率缺失”之嫌。不加选择地过度使用,不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相反地给进一步学习造成了障碍,打击学生的信心,常此以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无法形成,甚至出现了一批信息技术“学困生”。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不积跬部步,无以致千里。”再宏伟的目标,也要从简单的小事做起。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大跨步跑”变为“小步子走”,把大作品打散成若干小作品组件材料进行教学设计。实践证明,运用“小作品组件设计”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理清结构,将教材小作品化
 现行的教材大多以一个主题情境为载体编写而成的。要把教材的大主题小作品化,需要理清教材的逻辑结构,从而确定小作品之间的彼此关系,采取相应的转换的策略:
 1.化大为小式:有的教材为了完成一个大作品,涉及的知识点众多,环节复杂。学生往往因为某个技能操作而被卡住,无法继续后面的学习。如果把每个教学环节转化成小作品,将知识点、技能点相对独立地蕴含至各个小作品中。就可以让前后环节相对独立,减少干扰。
 例如《走进航天港》一课按操作步骤可以将小作品组件可以设计为:
 小作品1.从网上复制航天港的文字到写字板——下载文字;
 小作品2.将下载的文字整理成段落——首行缩进;
 小作品3.设置文字格式与行距——设置行距。
 将每个环节都转化为小作品,三个小作品分别蕴含了下载文字、首行缩进、行距设置相对独立的知识技能,连贯成一篇完整的科普文章。学生即使文字下载没有完成,可以直接在教师提供的半成品上继续学习后面的首行缩进,学习不会因此而卡住。
 2.梯度重复式:有的教材安排,新授的知识技能一遍而过,没有重复和深入。信息技术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操作技能的掌握是需要经过不断练习,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某一操作技能从不会到会,仅仅是掌握该操作技能的一个开始。如果学会了该操作技能,但没有进行重复训练,也许过几天后就会忘记这一操作方法。要想把所学的技能真正化为学生所有,需要将教材内容转化成具有梯度、重复操作练习的小作品组件。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例如《艺术字》一课,笔者将小作品组件设计为:
序列 作品描述 插入艺术字 调整艺术字效果
小作品1
——插入艺术字 尝试为“智慧树”栏目插入艺术字标题 1次 
小作品2
——调整艺术字效果 设计3种以上不同风格的艺术字效果  至少3次
小作品3
——应用艺术字 根据“七彩童年”、“妙笔生花”的栏目布置设计协调匹配的艺术字标题 2次 2次
合计 3次 至少5次
 

 教材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艺术字标题,笔者运用“小作品组件设计”将艺术字学习过程分解成:插入艺术字——调整艺术字——应用艺术字,细化深入,层层递进。按照教材安排,只有1次艺术字插入操作,1次艺术字效果调整的操作,这对掌握技能而言,显然是不够的。运用“小作品组件设计”后,学生至少操作了3次艺术字插入,5次艺术字效果调整。经过这样的重复递进,学生熟练掌握了艺术字的操作,在后面课程表制作、小报编辑中,学生都能顺畅灵活地运用艺术字,不再为忘记艺术字怎么操作而烦恼。
设计情境,构思小作品材料
 理清了小作品组件的骨架,接下来要具体构思小作品组件的材料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构思:
 1.同个作品,合理分解。这是一种常用的构思方式,只要把一个作品进行合理的分解,就能设计出小作品组件。
 如把《一份邀请书》分解为标题设置和正文设置两个小作品组件,用标题设置新授文字格式,把正文的字体设置作为练习巩固。
 
 

上一篇:爱学生就“赢”在机房的细节中(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