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克服传统模式弊端,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从更新观念、改革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创新高校理论教育。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
近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及党的理论创新相比,与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和改革发展相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计划体制下高校向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统模式存在的症结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把思想理论课变成学生们喜爱的课程,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创新教育观念,实现三个转变
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这种现象比较系统、理性的认识。教育观念或教育思想的更新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做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关键在于适应2l世纪对人才培养新的要求,结合变化了的条件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一)由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思想引导为主。实现教育本质观的创新
我国教育事业是把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的劳动者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党的教育方针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德为首位,这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求高校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品德修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也是我国教育事业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应该说,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是明确的。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德育首位”,大多数高校和大多数教师也基本树立了这一意识。但思想上认识到了,行动上不一定落实得很好,更有少数教师仍觉得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只是一个软指标,而学生的专业技能才是硬指标,学生只要成绩好,思想方面的问题不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重文化课和专业课,轻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重知识传授,轻思想引导。教育观念上的偏差,造成了学生政治理论和道德品质方面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心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其它专业教育的显著区别,就是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所以,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根本改变那种重智育、轻德育,重成绩、轻思想的偏见,树立正确的教育本质观;必须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首位,把正确的教育本质观活生生地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
(二)由以社会为本位转向以学生为本位,实现教育职能观的创新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