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PBL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设计研究(3)

2017-11-04 01:04
导读:4、学习者活动设计 在PBL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对学习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我们在对学习者的互动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激励、探究学习的方法,围绕

  4、学习者活动设计  在PBL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对学习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我们在对学习者的互动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激励、探究学习的方法,围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这条线索而展开。学习者的活动可进行如下设计:

  提出问题、划分小组。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情境仔细思考,进行分析,参与讨论问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异质分组,推举一名同学担任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工作。

  分析问题、分配任务。在分析问题情境的基础上,确定问题的实质。列出已知和未知的信息,列出需要知道的和需要做的,形成要点,制订计划。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形成一个解决问题所需信息的概念地图,并确定在哪可以找到所需信息。探究、解决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书籍、浏览相关网站、走访相关人员、借助工具求助他人等,搜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当小组成员认为自己搜集到足以回答或解决问题的信息时,开始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小组成员面对面或者通过邮件、邮件列表、聊天室、电子公告板系统、电子会议系统进行交流,交换意见、思考解决方法,对可能的解决方法进行权衡,对可能采取的路线进行考虑。提出自己对解决该问题的建议或主张。

  展示结果、成果汇总。以适当的形式,最好能用多媒体、多种方式来展示你的小组对解决问题的建议、预言、推论、或其他的合适的解决办法。要准备好相关的资料,以说明自己的观点、方案等。展示的具体内容包括小组成果展示、小组活动的计划任务安排、小组各成员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小组是怎样开展协作活动等。

  5、教师活动设计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教师担当学习向导、学习辅助者、教练或专业顾问的角色。教师的角色和活动以及作用的发挥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仍是很重要的。教师作用发挥的好坏以及教师提问的技巧和所提出的问题的内容和深度给学习者的学习以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教师活动的设计可以按照起锚一支持一隐退三个过程来进行设计。

  起锚阶段。在基于问题的学习开始前,教师应该分析教学内容,列出知识要点,把这些知识要点浓缩成几个主要的、有意义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驱动学习者去仔细思考、积极探索,让他们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阶段设计问题时,应注意选择那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包括了学习者要学习的知识点的那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是不协调、结构不良、能产生矛盾的问题,能够对学习者原有的知识与假设形成挑战,从而使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产生不平衡状态,激发和促进学习者进行学习。教师在这一阶段设计问题时,还应该创设一种支持学习、对学习不断形成挑战、利于训练学习者思维、进行有意义探索的,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创建一种探究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教师分析学习者的思维,针对一些不断增加的相关事物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对学习者当前的知识结构形成挑战,于是就“诱导”或激发起学习者解决问题的兴趣,使他们不断去探究问题。

  支持阶段。教师对学习进行引导后,学习者就开始组成学习共同体和进行问题探究与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起到一个“支架”与“教练”的作用,教师的活动主要就是支持学习共同体的积极互动,对学习者的问题推理过程进行提问和启发,监视各共同体的活动,以确保所有的学习者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帮助学习者培养在问题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的技能,鼓励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控制与调节,并建立良好的学习伙伴关系等等。教师在与学习者进行互动时,只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观察与咨询,一般不直接向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提供有关的重要信息,尽量不利用自己已知的相关知识对学习者进行提问而把学习者“指引”到正确答案上来。教师经常在元认知水平上对学习者进行提问,针对的只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计划、监察、控制和评价活动,而不涉及具体的专业知识。

  隐退阶段。当学习者进入搜集资料、推理问题的最后阶段时,教师就可以漫慢地隐退,让学习者更多地进行独立探索。但是,教师隐退后,并不是就完全不管学习者的学习,这时,教师应该站在更高的地方,观察并思考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以及做出一些对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理论性的思考和,以便于这种教学方式与策略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上一篇:试论研究性学习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