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使高校理论更具针对性
网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造了全新的,拓展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新的载体。利用网络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以发挥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以往.思想教育经常采用集体学习讲解理论知识,或是采用一对一的形式,通过促膝谈心,解决个体的思想问题。前一种方式,教育者无法迅速清楚地了解每个受教育者的实际思想动态。且不能因材施教.妨碍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后一种形式只能对一个人产生作用,不能照顾到全部。网络的出现,使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教育者可以在网上开设相关的论坛,或公开自己的信箱;受教育者则把问题、意见、想法、认识在论坛上发表出来,或写信发到教育者的电子信箱;教育者定期上网查阅,解疑释惑。这样,教育者既能掌握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实际思想动态。克服传统方式的不足.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思想政治教育,大大增强实效性。同时,还可以开展网上授课,进行在线教育,加强教学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调整和补充授课内容,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三)拓展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渠道
网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互联网将、学校、家庭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的声音、社会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形成教育合力。原先相对狭隘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主体多元化、交往平等化和交流自由化的平台。这个平台,突破了过去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能有效地将分散在各地的信息系统融为一体.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空间,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覆盖面。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息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教育形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静态走向动态,也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全天候的教育服务成为现实。
(四)促进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效性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二、网络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互联网作为一柄双刃剑,在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又以其快速便捷的信息提供方式及无可比拟的信息容量,极大地改变着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甚至是习惯,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新挑战.提出了新课题。
(一)互联网的发展涣散了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全球不同的形态、思想观念在这里交汇,这就为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打开了方便之门。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被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控制。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达到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托夫勒提出了“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中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文化信息的交流中处于劣势。西方发达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占有和技术方面占有巨大优势。据有关方面,目前,国际互联网上传输的信息,90%以上来自西方国家:互联网的基础设备.一半以上设在美国;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络站点中.有94个在美国;全球互联网中所有的重大决定,仍由美国主导作出。嘲美国互联网使用的高速线路,每秒钟的能力达到10G字节,相当于每秒可传送2300卷的百科全书。全球共有顶级域名服务器l3台,其中10台在美国(包括美国军方控制的两台)。美国在网络上的垄断是全面的:控制了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中央处理器CPU、操纵系统Windows、基本浏览器IE和Netscape,都是美国制造或发布的:美国把它主创的域名注册标准和ICP/IP传输协议等作为全球性的互联网标准.向全世界推广: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世界上最大的接入系统供应商——思科,世界上最大的ISP——美国在线,而且全球主要的网络安全公司也在美国。这就形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体系。他们利用互联网的绝对优势大肆宣传和思想,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新的冲击。美国政府商务部曾在《全球信息继承设施合作议事书》中拟定,“世界上的公民,通过全球基础设施,将有机会获得同样的信息和同样的准则,从而使世界具有更大意义上的共同性”,鲜明地表达了他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倾向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