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以“运用能力”为核心——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3)

2017-11-05 01:05
导读:例如,对于思想品德的“知”的培养,只有以“运用能力”为核心让学生把理论变成手中锐利的武器,成为行动的指南,才能调动学生求知学习的热情。实

  例如,对于思想品德的“知”的培养,只有以“运用能力”为核心让学生把理论变成手中锐利的武器,成为行动的指南,才能调动学生求知学习的热情。实践证明,当前以知识性传授为主的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以知识性传授为主的教学“注重思想理论、政治观点和规范的知识性占有,而不注重对主体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受者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也妨碍了教育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大道理重复百遍、千遍不一定会变成受教育者的素质,相反,这种脱离受教育者品德发展水平的说教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样的教学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使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不得不学习的必修课而产生消极被动的思想情绪。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而稳固深刻的情感是建立在科学的价值信念的基础上的,正如保尔·拉法格所写的,“马克思虽然深切地同情工人阶级的痛苦,但引导他信仰共产主义观点的并不是任何感情上的原因,而是研究和政治学的结果。”所以,要培养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稳固而深刻的信奉情感,必须以“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切入点,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反复运用,亲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价值和理论魅力,形成价值信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思想品德的最终归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包括善于遵守,而且包括在实践中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继承和发展、遵守和创新融为一体。这需要有根据实际生活的情景和需要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以及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自觉主动地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可见,在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中,抓住以“运用能力”为核心可以有效地提高知、情、行因素的发展,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在要求。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然而,从文献研究看出,以“运用能力”为核心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2010)中近十年来的文献研究为例,以“实效性”为关键词对有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方面的文章进行,情况见下表:

  十年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关的研究文章约有44篇。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对策方面,通过改进教学方法途径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文章最多,有30篇次,约占总篇数的68%,其次是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方面的文章有22篇次,占总篇数的50%。有12篇次、约占总篇数27%的文章中提到或者涉及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虽然篇数不是很多,但也说明学者对学生“运用能力”这个问题有所关注。然而,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能力却没有进行深入论述和专门研究,对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研究文章也很少见,甚至关于这方面教学实践经验的文章也没有看到,更没有以“运用能力”为核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文献研究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高教学实效性,今后不仅需要加强以“运用能力”为核心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理论研究,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自觉的教学实践。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以“运用能力”为核心,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风的根本要求,符合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贯要求,更好地满足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在要求,从而也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上一篇:关于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存在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