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主人的前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始终是教学的难点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才能对思想品德课愿学和乐学。
一、巧妙导入,引发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常用的简单、实际的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氛围和效果。教师依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和手段导入新课学习,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导入的方法很多,如以故事导入,以幽默、漫画导入,以音乐、歌曲导入,以重大时事热点导入,以疑问导入等等。因此教师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定,这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学生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二、建立情感,触发兴趣
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教师应以真挚深厚的情感为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发扬民主,与学生相互尊重,融洽相处,使学生对教学有一种愉悦感,并敢想、敢说,真实地表现自己。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因此教师要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的目的。如在讲授“热爱祖国”时,先让学生唱《国歌》,再让学生看体育健儿取得优异成绩时升旗仪式的录像,接着讲一些爱国故事,许多学生被感动了,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从而达到了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的效果。
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开展课堂小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适合学生参与甚至表演的新教材内容,学生通过此形式,既增强了参与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激发了思维,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满18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让其他同学判断在这些角色中,哪些具备选举的资格。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又因势利导地开展了“竞选班长”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大学排名
五、时政热点,触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