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素质教育与教师素养(2)
2017-11-12 04:55
导读:教师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并非生而有之,也非朝夕可得,它要求教师有丰富的词汇储备,掌握语法的规律,有一定的 逻辑学 、语言学、 心理学 和 教育学
教师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并非生而有之,也非朝夕可得,它要求教师有丰富的词汇储备,掌握语法的规律,有一定的
逻辑学、语言学、
心理学和
教育学的修养,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训练,不断地发展。
(二)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所面临的对象是构成为一个集体的班级,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组织管理是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是使教育影响发生作用的组织保证。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综合性能力。除了表现为对教学工作的组织之外,很重要的是表现在对良好班集体的组织建设上。教师必须善于计划和安排,要有周详的布置和检查,并形成完好的秩序和制度,造成良好的环境,使学生都认真地去实现教师的指导。
教师组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充分地运用学生集体的力量去推动各项工作,尽量避免“单枪匹马作战”。实践证明,通过小组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帮助去解决某些棘手的问题,往往比教师亲自处理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决定合理的处理方式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善于观察、熟悉情况、敏捷果断和富于经验的产物,是教师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结晶,它集中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才能,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一个教师可能具有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本领,但是如果他没有迅速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本领的能力,在突然出现某种新的问题或意外的情况面前,他就很可能束手无策,难于应付。教育机智要求教师在瞬息之间,能正确地估计情势、掌握大量的“情报”,并估计自己行动的环境。在选择行为措施时,要注意到教师自己和学生之间已经形成的关系的性质,还要估计对学生集体可能产生的教育影响。教育机智要求教师十分重视自己的行为后果,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大学排名 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讲究教育分寸,是教育机智的重要原则。在教育工作中,很多手段都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例如赞许、奖励、惩罚、谴责等措施。用之得当都会有积极的作用;但如果教师不加分析,一味滥用,就会产生与预期相反的效果。教师机智与教师的性格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教师不可忽视自己性情的陶冶。要学会遇事能够镇静、安详,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要能轻松而准确地判断情况,谨慎而迅速地做出反应,满腔热情地进行工作。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达到上述要求,还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努力。建设一支跨世纪的、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简洁.高校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1).
[2]张忍发.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定位.中国成人教育,2007,(20).
[3]汪俊仙.谈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