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兴趣教学的思考(1)
2017-11-15 04:2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中学体育兴趣教学的思考(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 体育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只有有兴
摘要 体育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只有有兴趣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育教师要结合教材,研究教法,关心爱护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好之”和“乐之”,进而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中学体育 兴趣教学 方式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事或某物索然无味,就很难深刻,甚至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体育教学也是一样,学生听得有兴趣、练得感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努力和探讨的一个方向。那么体育教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呢?下面我结合近二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看法。
第一,教师要深刻研究教材,创新讲解和练习的形式。“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这是正确的,但是“照本宣科”就欠妥当了。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课本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据,任何教学形式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如果背离了这个目标,那就象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所以,体育教学要在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突出快乐主题和健康主题。
快乐是必须的,身心健康也是必须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创新讲和练的形式,把“课本”和“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学生喜欢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矛盾。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给教师的创新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体育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比如在力量素质“俯卧撑”练习时,讲解“双手扶地”可以说扶的是“华北平原、太行山脉”,扶的是“崛起的中华大地”等,这样就淡化了“脏和累”,创设了积极向上的锻炼意境;再如 “蹲踞式起跑” 练习时,可以设问“预备动作”为什么要求肩超起跑线,这样会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增强趣味性。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层次,他就会主动地去尝试,自觉接受来自教师各个方面的信息,积极思维,较快掌握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反之,学生就会无动于衷,心不在焉,以至于发生纪律散漫等现象,产生低下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季节等情况合理搭配教材,创造有趣味的教学形式,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提高教学能力,培养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优美正确的示范,清晰洪亮的口令,富有创意的教法,能够制造出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这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体现。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恰如其分的处理必然对课堂体育教学形成积极的影响;相反则会打断教学,浪费时间,产生不利的教学气氛。所以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一方面向同行教师学习,多听课,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要研究教材、了解学生,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另外,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起着重要作用。情绪过于激烈容易使教学偏离教学目标,过于松弛会导致学习懒散、教学乏味。教师也是普通人,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冲击和干扰,如果这种冲击和干扰带到课堂,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压抑的课堂气氛、紧张的师生关系都会导致学生自我表现力和兴趣爱好的抑制;相反,和谐、愉快、友爱的学习环境能够牢牢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较快地掌握运动技能。因而教师要学会自我调整,排遣种种不如意,尽力摆脱各种不良情绪的笼罩,及时进入教师角色,创设出轻松快乐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能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者,对学生诲人不倦,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学生,就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热情。只有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亲人和朋友,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上。如果教师缺乏这种关心和爱护,学生就会觉得无所谓,你上你的,我学我的,造成师生关系的冷漠无情,教和学索然无味,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