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必要性
教材是用于组织教学的语料和范本,课堂教学基本都使用固定的教材。但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统一编写的,在实际运用中有很多不足之处。
1. 教材的部分内容本身不太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
与以前所使用的教材相比,《牛津小学英语》增加了不少新的语言点和新语言的使用方法。体现了趣味性、生活性、多元智能性。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为编写思路的《牛津小学英语》,要求学生在“以言行事”(Do things with words)的语言行为过程中逐渐掌握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编者在整个教材的编写和素材的选取上都下了不少的功夫。比如说课本上的插图基本上是类似于卡通的,迎合了现在学生的爱好,颇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这一点上就给了学生一个喜欢这一科的理由。况且,这些插图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模仿,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真是情趣盎然,非常贴近生活。然而,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者过多考虑教材本身的系统性,部分语言要素和学生的需要要素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如:《牛津小学英语》3A第七单元的话题是“谈论衣着”。其实,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很少去注意同学的衣着打扮,谈论就更少了,而且在这个地方教学“my, your, his, her”对刚学英语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2.教材本身需要教师不断地去补充、丰富其内容。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小学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各具特点。但由于教材本身篇幅的局限性,很多地方功能突出,语料明显不足,很难丰富语用,而且教材也不可能是完整的,客观上要求教师去加工。例如,在3B第四单元教学数字时,内容比较单调枯燥,缺乏前后联系。教学中我补充了《新儿童英语》中“Ten little pupils”这首歌,通过唱歌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外词汇,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因此,我们应尽力改变教材单一化的现象,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材。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整合和丰富教材语料,使语料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牛津小学英语》4A、4B中语法点较多,词汇量增大,有的单元有七、八个四会单词,对能力的要求也较高,要求听说读写齐头并进,这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每一单元的特点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和修改,以使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1. 灵活编排单元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牛津小学英语》各单元基本都是围绕某一话题展开听、说、写训练的,这样的体系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课堂的实际操作,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但是,如果我们过于拘泥教材的体系,必然使教学程序化。因此,教师必须灵活编排单元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2.拓展教材内容,尽可能提供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和语言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内容,不管多难,他们都愿意去尝试,而学生不喜欢的东西,不管多么重要,学生都不感兴趣。因此,在钻研教材时,教师应紧贴所教班级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尽可能提供接近他们生活的内容和语言材料。例如:新授单词时可设计猜谜游戏,我让学生猜书包或铅笔盒里的物品和猜玩具车的颜色等。
在教学4B Unit 7 At a snack bar时,我模拟了带学生到卖当劳用餐情景,设计这样一段对话:
T:Can I help you?
S:I’d like some chips. (教师把图片或实物学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T:Anything else?
S: Some milk, please.
T: Here you are.
S: How much are they?
T: Ten yuan.
S: Here you are.
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