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2)

2017-11-25 03:29
导读:生命科学作为现在与人类生存联系紧密地学科。它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健康生活”和“生物与环境”。与教学大纲相比,增设了

生命科学作为现在与人类生存联系紧密地学科。它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健康生活”和“生物与环境”。与教学大纲相比,增设了“遗传现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环境保护意识也成为科学课的主要任务。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了“生活科学”的理念,试图拉近“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地球科学从宏观的视角关注我们生存的土地。它主要包括“地球的概貌”、“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地球科学在科学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更是扯开了现代科学的大旗。
2.必修应用类课程
新课程倡导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科学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它对教师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提出了要求。课程设计与教育技术,这两门应用类课程将以不同的路径去丰富我们的科学课堂。
课程设计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进行适当的课程安排。它要求教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敢于对现行的教科书进行重新安排;它要求教师具有资源整合意识,敢于对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它具有活动的设计能力,敢于把知识镶嵌在活动之上。
教育技术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武装我们的科学课堂。恰当的应用教育技术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探究;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因此小学科学老师有必要了解教育技术的作用,懂得教育技术的利弊,能够应用教育技术来服务我们的科学课堂。其中,教学软件应用于科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标准指出:“各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文字处理软件、数据库软件、画图软件、教学评价软件,甚至包括某些智力游戏,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或工具。如可以用计算机模拟来代替一些在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用数据库来记录和整理数据;用文字处理和画图软件来表达结论。”当然,我们要清醒教育技术只是一个工具,不可能用它来代替真实的师生互动和科学探究。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科学文化类课程
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和探究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建构。理解科学的文化内涵,是实现科学课堂“返魅”的必要前提。
科学文化类课程包括:科学史、科学哲学。
科学史是以时间为序,记述了人类不断认识自然的历程。其中镌刻着人类的认识智慧、渗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但长期以来,由于救亡图存的需要,科学一开始就是被“功利主义”地传入,传入以后又被“功利主义”地培养,而它本来固有的人文土壤和根基却移植不足。[3]这使得我国科学课堂中“科学世界”与“意义世界”的分离。这里我们介绍吴国盛著的《科学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它全面介绍了东西方科学发展的成就,着力探讨了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科学发展的不同路径,其中大量的图片也增加了其可读性。
科学哲学是以作为整体的科学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科学的产生、科学的合理性、科学的分界等。当前“科学本质”成为科学教育改革的热点,科学哲学也成为科学教师知识构成的重要组成。从传统的科学本质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到现代科学本质观(证伪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嬗变,科学教育也在相应的发生变革

上一篇:我们该期望孩子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