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新体系

2017-12-10 01:5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新体系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人文教育是全民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人文求善,科学
摘要:人文教育是全民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人文求善,科学求真,社会的进步需要科学,科学的发展又受人文的影响。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新体系,首先必须走全民教育之路;其次科技人文并重;再次健全和完善保障机制。它是一项重大、艰巨而长期的工程,必须经历几代人的努力。

关键词:人文教育 中国特色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的表现。
  人文精神指的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是指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则是指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
  一、中国人文精神的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文教育一直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是人文教育的一次规范。但不少专家学者还是疾呼“中国人文精神失落”。笔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在物欲日益膨胀的今天确实有所失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
  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从内容上来看。一方面来自对传统人文精髓的冷漠无知。一方面对西方人文思想的无所适从。现在。有些青年向往西方浪漫的文化情调.而对西方的文化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他们分辨不清,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侵袭着人们的灵魂;社会上一些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时常发生.不讲信用、坑蒙拐骗成为社会公害;金钱成了有些人为满足物欲所追求的目的,良心、道德、人性、人伦、人格成为金钱的奴隶。甚至更严重的是行贿、贪污、盗窃、抢劫、图财害命等社会犯罪,所表露的人文精神失落,让人触目惊心。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人文精神的淡化
  有些地方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现象继续升温.人文教育逐渐淡化。社会上有些人豪赌豪饮,一掷千金,但社会上另一部分人却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上。以前邻里之间相互往来,互相问候,互相帮助的风气.现在渐渐被铁门铁窗隔离.人际亲情在逐渐淡化.功利主义在某些人的思想意识里逐渐滋长。孔子主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种诚信、孝道、关爱的优良传统.也逐渐被当今一些人所忘记。
  二、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1、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是当今发达国家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世界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当他昕到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五十万平民丧生的消息时.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自己犯了一次最严重的错误。为此他亲自组织了“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意在反对核战争。原子弹研究的组织者,物理学家费米决定尽快离开“战争科学”.回到物理学研究中去。人们已经意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人文保驾护航.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英国针对20世纪8O年代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下降的状况.在1988年公布《教育改革法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道德教育,把培养学生懂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日本1987年临教审第四报告中也对教育目标进行调整.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是以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面向世界的日本人。同时还把过去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改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突出了德育的地位。我国专家学者同样也意识到对国民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及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由此看来,对人文教育的关注,是世界性的教育问题,更是发达国家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
上一篇: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要求与培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