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思维策略的网络训练设计(1)(3)
2017-12-12 03:14
导读:二、化学思维策略的网络训练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根据以上设计的基本原则,化学思维策略网络训练设计的内容应该包括:思维策略训练在网络课程中恰当位
二、化学思维策略的网络训练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根据以上设计的基本原则,化学思维策略网络训练设计的内容应该包括:思维策略训练在网络课程中恰当位置的安排;某一类问题解决思维策略的提炼;每一种思维策略训练方式的选择;为达到训练的最佳效果,文本、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网页等多媒体素材与课件的巧妙选用等。
训练的主要设计方式有:思维过程分解性训练的设计、思维策略运用完整样例的设计、不完整样例的设计等。
(一)分解性训练设计
国外有关研究者如纽厄尔和西蒙(1972年)、Mayer(1981年)、Reif和Heller(1982年)、Hayes(1989年)都是首先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然后相应地提出每个阶段的思维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训练。国内研究者如张庆林等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表征、问题解决及总结反思三个阶段,并针对这三个阶段提炼出的思维策略进行训练。[6](388-390)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式效果非常显著。
化学思维过程的分解性训练正是利用了这些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以策略迁移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主线,根据所提取出的思维策略,一个策略、一个策略地逐一进行训练。每一次训练并不要求一次完整地解答整个问题,更无需得出正确的解答结果,而是以某一个具体化学问题为例设计每一种思维策略的运用过程和步骤的“讲解”,并设置适当数量的练习和反馈,以促进策略性知识的内化。
例如我们首先运用出声思考技术和专家、新手问题解决思维过程对比的方法,提炼出高中生解决化学计算问题的8种有效思维策略:读题审题策略、综合分析策略、双向推理策略、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策略、化繁为简策略、巧设速解策略、模糊思维策略、总结反思策略。然后对这些策略进行认真分析,并按照迁移性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有计划地对每一个策略进行训练。
对于一个具体策略的训练,大致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6](376-379)第一,训练前要引入一个适当的情境,激起学生对思维策略学习的兴趣。[7](84-91)但我们必须注意根据布鲁纳的“先行组织者”原则进行设计,所制作的Flash动画或视频,要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所表现的故事情节要与当时即将训练的某一思维策略的使用相类似,并在此情境中要设置若干明显的和隐藏的关键性标志及陷阱,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情绪,引起学生对该策略的积极关注,并运用音频解说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由故事情境逐渐转移到该思维策略训练的主题上来。
第二,训练时素材的呈现方式设计要恰当。要通过文本、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协同作用,呈现运用某一策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但不是一步将所有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全部呈现给学生,而是围绕某一策略的内容将其分解设计为若干子问题及隐藏的“参考答案”逐步呈现,当学生经过思考后,点击相应的“参考答案”按钮,才能够得到相应的参考答案和反馈,并展开和保留原来隐藏的内容,使学生可通过视觉、听觉等刺激及时将保留在自己短时记忆中的思维过程与教师事先设计的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进行比较,以寻找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并逐步养成有序思维的良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
但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学生通常比较关注整个问题解决的结果,轻视对解题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因此,设计时要在呈现具体问题之后,以醒目的文字呈现思维策略训练的指导语。同时,要注意当第一个实例“讲解”完毕,不要简单重复“讲解”第二、三个实例,而要在审题角度、条件隐蔽性或思维跨度等方面提高实例的思维深度,并引导学生对所训练的思维策略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思维策略运用能力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