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思维策略的网络训练设计(1)
2017-12-12 03:1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化学思维策略的网络训练设计(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针对思维策略课堂训练的不足,根据当代心理学理论及新
摘要:针对思维策略课堂训练的不足,根据当代
心理学理论及新课改理念,化学思维策略的网络训练的设计方式有:思维过程分解性训练的设计;思维策略运用完整样例的设计;不完整样例的设计等。结合当前网络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化学思维策略网络训练设计而言,以下几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主观题客观化;思维策略网络训练目标层次化;思维策略网络训练效果评价。
关键词:化学网络课程;思维策略训练;化学学习与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思维策略一直是心理学和
教育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最为显著地集中在思维策略训练。思维策略是对问题解决途径的概括性认识,是问题解决过程中较普遍适用的思维方法,是教学生学会思维和提高创造能力的关键。[1](15)许多研究指出,结合学科进行的思维策略训练,短期的实验效应非常显著,但实验的长久效应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结合学科进行的思维策略训练往往都是停留在实验课上,实验结束以后,学科教师受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困扰,很难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将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策略的训练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即使一些教师认识到结合学科进行思维策略训练的重要性,也很难真正把握学科领域思维策略训练的有效技术,也很难保证有时间进行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网络学习的特点和新课程的要求,将课堂教学实验中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并按照科学的原则、方法和程序,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思维策略的个性化训练,那么,不仅可进一步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可有效地克服传统课堂中按照同一内容、同一步调进行教学训练的不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2](462-472),[1](83-89)然而,在国内大多数网络课程中,除包含有章节目录树型导航系统、课程首页教学大纲和学习提要外,课程的内容都是以知识点为主体的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演示、例题、练习、测验、导航等教学功能模块,很少设计有高层次技能(如思维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内容。[4](56-58),[5](44),[11](50-51)为此,我们在中学化学网络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按照新课改新理念大胆地进行了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网络训练的设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并推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一、化学思维策略的网络训练设计的基本原则根据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可概括为三类[5](44):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既然是知识,所以就能够表达,能够有效地传递,同时,由于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方法性知识,所以,一旦这些策略性知识被学生真正理解、熟练掌握、自觉运用、广泛迁移,那么,策略性知识就转化成了思维能力。[6](414-145)但策略性知识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不能完全采用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训练,因此,我们在思维策略网络训练的设计中必须遵循一系列科学的原则和方法。[6](68-82)(一)学科性原则
我们知道,不同性质的问题要使用不同的策略才能有效地解决,即使是同一性质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中,其解决策略也有差别。在思维策略的网络训练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各个学科问题解决思维的特殊性,并从高于学科的角度来审视、归纳和总结各学科思维的特点,再根据这些特点来决定思维策略训练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例如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思维不仅要以实验为基础,而且具有一套独特的、内隐的符号表征系统(如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和宏观、微观结合的交替思维方式;同时,有些化学问题的解决还受学生化学基础知识背景等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