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蕴(5)

2017-12-15 03:11
导读:7、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去了解,儿童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大量缄默知识是什么,以及这些认识对他们学习书本显性知识的影响是什么。为此

7、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去了解,儿童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大量缄默知识是什么,以及这些认识对他们学习书本显性知识的影响是什么。为此,教师应努力了解“儿童的哲学”、“儿童的数学”(区别于学校数学)、“儿童的物理学”(区别于学校物理学)、“儿童的化学”、“儿童的文学”、“儿童的历史”、“儿童的经济学”等。例如,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知道,“运动是由外力的作用产生的并会随着外力的消失而消失”,这即是儿童的物理学。又比如,如果学生将乘法的意义理解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那么他们就会在理解“5×0”或“5×1”这样的乘法算式时出现困难,因为他们不能说“0个5相加”或“1个5相加”,这是一些没有意义的句子。
8、为了激活儿童的缄默知识,使儿童的缄默知识得到检验与修正,应大力倡导对话与讨论的互动性教学方法。因为正是在自由的对话与讨论过程中,每个个体缄默的认识立场、观点、信念或认识模式,才能伴随着他的见解的发表而“显现”出来。在那种缺乏对话和交流的课堂里,师生双方既不可能认识和理解他人,也不可能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缄默知识。
(二)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1、默会知识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教师学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是不会教书?实际支配教师教育教学行动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他的实践知识(或默会知识)。陈向明认为,实践知识(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比理论知识更重要。因为它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吸收与运用;它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保障。 中国大学排名
2、重新认识师徒制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朱克曼在《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统计,在美国9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48位曾经作过老诺贝尔将获得者的学生或年轻的同事。她还注意到许多杰出的科学家系列,表明诺贝尔奖获得者通过师生关系在不同代际之间的延续。因此,传统的师徒带教制仍应保留。
3、对于教师教育而言,典型的培养方式有四种:(1)理论学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2)推行案例教学(从中获取案例知识)。(3)通过微格教学训练教师的教学行为。(4)实践中的反思(如开展行动研究、推行反思性的教学等)。
4、对于教育研究而言,研究民间的教育知识(如民间的教育习俗或民俗),开展专业教育学与民间教育学之间的对话,这对于丰富和检验专业教育知识十分重要。B。托尔夫把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头脑中业已存在的缄默的教育知识,称之为“民间教育学”(folkpedagogy),其内容包括从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有关“知识”、“教育”、“学习”、“教学”、“发展”等观念。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教育学,一种是缄默的、直觉的教育学,未来教师从一开始就有,另一种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它由师范教育的正规课程提供。托尔夫批评以往的师范教育忽略了民间教育学的存在及其对个体教育行为的深刻影响,以至于一个人尽管接受了师范教育,但是其实际教育行为仍然受缄默教育知识的支配。
为此,托尔夫主张:首先要唤醒教师民间教育学的意识;其次,要努力揭示每个教师所持有的民间教育学知识,使其从一种缄默的教育知识变成一种显性的教育知识;第三,要动员教师对自己所持有的民间教育学知识进行理性的反思、批判和评价。最后,要将民间教育学知识与学科化、专业化的教育学知识整合起来,形成教师独特的教育知识结构。

中国大学排名





参考文献:
(英)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顾泠沅著,《教学任务的变革》,载《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0期。
陈向明著,《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1期。
郁振华相关论文。
如《克服客观主义》,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1期。
上一篇:正确看待多媒体的教学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