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发展与三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
2017-12-28 02:39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第三产业发展与三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如何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要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如何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要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以
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背景,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第三产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在明确第三产业区别于其它产业的特殊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三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基本特征。此外,还就金陵科技学院多年来探索三产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经验和成果作了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第三产业;三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已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以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第三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兴旺发达的程度被公认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标志。10多年来,我国第三产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开始成为我国三大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党和国家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是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必然要求产业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于是,如何适应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创新,便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大学排名 (一)第三产业的概念及范围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阿·费希尔首先提出来的。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的观点。他认为,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属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部门,属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属第三产业。在此基础上,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 又全面分析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对三次产业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概括,从而使三次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法迅速传播并被广泛使用,但各国对三次产业的具体划分不尽一致。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我国的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即各类服务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
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我国三次产业重新划分》,人民日报,2003年5月23日)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三次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状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劳动力总数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最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并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第三产业比重又超越二产,跃居三次产业之首。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多数国家的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发展速度已超过了一、二产业。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重已达到70%以上;在中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0%—60%;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的比重也大多达到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