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黑龙江省初中、小学“控辍”情况的调研报

2018-01-11 01:3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黑龙江省初中、小学“控辍”情况的调研报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21世纪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
摘 要:21世纪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开始迈进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并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新时代。基础教育要适应这种新形势,就要加快全面发展、全面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要适应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这种发展的新形势,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教师教育必须实现战略性转变,即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功能向全面功能转变、由低学历层次教育向高学历层次教育转变、由单一的学科专业化向双学科专业化转变。
  关键词:教师教育;数量扩张型;质量提高型;转变  一、中小学教师队伍和教师教育正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  研究教师教育的发展状况,既要研究它的数量发展状况,又要研究它的质量发展状况。探讨 21世纪初中国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就要对它的数量发展和质量提高状况做出基本估价。
  (一)21世纪初基础教育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新形势,使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教师教育以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根本宗旨,必须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相适应。21世纪初基础教育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总趋势是教师教育面临的基本形势。这一基本形势将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主要任务。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20世纪初近百年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来,尤其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艰苦努力,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到2000年,全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了学前一年教育的目标,普通高中教育也加快了发展步伐。据2001年统计,全国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校生达到22484万人,其中小学 12547.96万人,初中6514.38万人,普通高中 1404.9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儿童2021.84万人;专任教师达到1061万人,其中小学教师 597.77万人,初中教师338.57万人,普通高中教师84万人,学前教育教师63.01万人。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1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好的国民素质基础,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从 2000年到2010年是基础教育加速发展、进入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新时期。《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全国基础教育到2005年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在2000年初步实现“两基”的基础上,使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积极发展学前1年教育,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努力使城乡儿童在入小学前能够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城市地区基本满足学龄前儿童入园(学前班)需求;以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努力争取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60%左右,有步骤地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初中毕业生基本能够升入高中阶段的各类学校。《计划》还提出,到 2010年,“学前教育较好满足社会需求。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和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有较大提高,在城市和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就是说,在 2010年前,全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普及学前1年教育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基础教育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新形势,要求教师教育的培养规模、层次结构和教育思想、办学模式、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必须与之相适应。特别是随着整个基础教育进入整体性的全面普及、全面提高的新时期,在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和师范教育的供求关系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全国小学教师队伍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1991年全国小学在校生12164万人,1996年上升到13615万人,到1999年、2001年分别下降到13548万人和12543万人。小学专任教师从 1991年的553.22万人,到1999年上升到586.05万人,2001年下降到579.77万人,生师比为 21.64∶1,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值。这说明,我国的小学在校生规模开始下降,教师队伍已经由数量扩张期进入质量提高期,教师队伍的需求已经由供不应求、供求平衡过渡到供过于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带来的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小学教师队伍将出现全国性的超编现象。从整体上看,当前和今后小学教师的需求基本上靠补充自然减员。按一名教师工作30年计算,全国每年需补充20万人。与此相适应,培养小学教师的中师已经开始萎缩。 2001年全国中等师范学校由2000年的683所减少到570所,在校生数减少到66.24万人,招生数为19.52万人,毕业生数为27.82万人。由于多数地方对小学新补充人员提高了学历要求,中师培养量明显大于需求量,中师招生量虽然近年来逐年下调,但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
上一篇:论小学生科学阅读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