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考(1)
2018-02-11 06:2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考(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目前,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处于“真空”
摘要:目前,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处于“真空”状态。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作出价值导向,是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基于这一理念,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发展指标现状的分析,由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入手,设计了“十五”期间和2010年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指标。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依据;发达地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职业教育历经了“创业——发展——下滑——回升——又低落——再攀升”这样一个波浪式发展路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经形成,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总量不足;质量不高;规范不足;投入不够;布局不合理。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困惑,我们的发展指标有点“失语”,有点滞后,在指引职业教育朝“规模、效益、质量、效率”的方向发展上处于弱势。当前建立积极、有效的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主要问题
从上面两表中可以看出,目前职业教育指标存在“多、杂、弱”的问题:
“多”——由于职业教育发展指标还停留在对诸多材料的汇总上,所以,发展指标数量多、来源杂。指标既有教育部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条件”以及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省级重点职业学校标准”等,也有来自于相关材料中的内容(如领导讲话中对职业学校发展的要求和展望),其他则源于日常工作中的统计指标等。如果全部罗列一下,约有 20多项(如双师型比例、学校布局、占地面积等)。
“杂”——上面两表中的指标由于来源多,造成各项指标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划性。在实践层面,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只是一味照搬照抄,没有进行总结,有些数据随意性较大(有一些数据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总而言之,目前,职业教育发展指标比较“杂”,未能形成体系,也就不能对职业教育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最突出的问题是各项指标间链接度不高,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弱”——从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来看,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不优,不适应社会需求是突出矛盾。而发展指标的终极目的是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上述指标没有适应职业教育“社会生产性”的特性。发展指标的国际化、职业化、规范化不高,导致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领驾护航的作用,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
(一)理论依据
1.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采用CIPP分析模式(背景——投入——过程——产出模式),吸收了人力资本理论和其他有关理论的精髓,深化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能较全面地对现代教育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一般以“教育经费占GDP(GNP)的比例”或“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等具体数据,建议将其设计为“职业教育投入指数”。
2.CBE理论
CBE理论强调对学生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运用DACUM方法解决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CBE理论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能力人(acompetent man),基本原则是满足用人部门(包括产业界、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等)的需求。它对我们提出的“职业教育成就指数”有很强的理论支持作用。
3.系统论
系统论注重把握整体同外部环境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把握影响发展过程和质量的因素。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在系统论指导下,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应把职业教育置于系统中加以讨论,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到人们受教育需求以及对教育支出承受能力的强弱。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规模(层次)指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4.教育经济学理论
从教育经济学的观点看,各国的人均GNP的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呈直接相关的关系,尤其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