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德育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1)(3)
2018-05-20 01:00
导读:(一)泛政治化倾向:德育=政治教育 德育曾一度被认为就是政治教育,德育工作实际上就是作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来进行的。当然,不管承认与否,
(一)泛政治化倾向:德育=政治教育
德育曾一度被认为就是政治教育,德育工作实际上就是作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来进行的。当然,不管承认与否,德育总是包括政治教育,但以此代替了全部德育,则是一种泛化的倾向,从而也就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这种定势在十年动乱时期被推到极至。文革结束初期,政治、经济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然而这个定势一时并未打破。
(二)过度的理想化:德育=理想教育
高于现实去追求美好的理想,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质属性,德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高扬人类的这种特性。为此,德育必然要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但在追求理想道德、理想人格的教育中不可排斥德育的现实取向,更不应该使德育走向完全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极端,因为理想的道德和人格终究不会成为社会现实中普遍的道德现象,不应也不可能成为德育的唯一目标。德育应有更基础、更现实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的德育不仅是空洞的、低效率的,而且极有可能走向反面。在一个时期里,我国各类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出现了德育与社会和发展和变革分离,德育与受教育者的自我实践分离,德育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想需要分离,德育与社区、家庭影响分离,基本的公德教育与高层的思想教育分离,这种种分离证明过于理想化的德育已经与快速变迁的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再不作相应的调整与改革,必将贻误21世纪新人的培养。顺便指出,这种过度理想化的倾向在深层次上与前述的思维定势有着必然的联系。
(三)观念的绝对化:德育=集体主义教育
理想道德的教育,以“公而忘私”,“大公无私”作为核心的德育目标,其理论基础就是“社会本位”观念。一般来说,社会主义就是以社会为本,以集体为重,但如果将此推向一个极端而完全无视个人的存在,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超越脱离了现实的历史条件。这样的德育恰恰违背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此外,我国目前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生产关系共存,在总体价值导向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多种价值观共存,并将其限制在不危害社会的“度”内,唯此,德育才能寻找到合乎实际的坐标点,从而真正产生实效。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四)功能的萎缩:德育=得分
长期以来,尽管“德智体”中,德育一直高居首位,可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在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往往成为知识教育的一部分,成了为应付考试、争取考分而设置的一门课程,成了主课的陪衬。虽说这不是普遍的现象,但确实在相当一部分的学校中存在着。
正是由于长期以来现代德育的欠账甚多,以致于在社会转型的今天,中国青少年乃至成人——昔日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着不适应现象。于是,在骤然而至的社会大变革中,各个层次上的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
总结:中国德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
1994年8月,《若干意见》的发布,确立了中国各类学校德育的明确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学校德育的变革进程,而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确定和相关机制的运转,当代中国学校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的德育真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际上,近年来中国的学校德育工作者、研究者已经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为这个新阶段的到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
(一)实践的探索
1、面上的推进
近年来,教育部门根据小学、中学、大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已经大大加强了教材内容和课程安排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还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进程将教材分为发达地区和一般地区。
经过80年代前后,有关真理标准、生产力标准、人道主义与异化、生活方式、文化热、主体性等问题的大讨论,德育的内容已经大大拓展,逐步增加了个性心理素质、遵纪守法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以及最近准备增加的环境保护教育。此外,不少地区还对16岁的青少年进行了多方面现代内容的成人意识教育。应该说,大量属于现代德育的内容,大都已纳入了学校的德育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