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3)
2018-06-19 01:05
导读:公民教育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学校教育阶段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一直在以好学生、好孩子为旨归。面对网络,平等身份夕的获得实际
“公民教育”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学校教育阶段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一直在以“好学生”、“好孩子”为旨归。面对网络,“平等身份’夕的获得实际上是以一种“身份的丧失”为代价的。人成为了一种“虚拟实在体”—真实的人面对着虚拟的社会[[8]。网络模糊了个体差异,个体的“身份强化意识”弱化。个体在进人网络后存在着自主隐匿现实身份的倾向,应该说在网上我们面对的是社会成员普遍享有的主体身份和资格—公民个体。
传统的教育对象定位会带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偏差”①与“激励逆反”,从而招致激励失效、弱化甚至逆反。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作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应该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应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充分的重视,也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
4.强化信息素养教育
面对网络,我们更应该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信息素养是指网上实践主体对于信息的需求、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它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构成了教育主体创新和学习的基础。当网络教育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就应当把网民的信息素养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自组织性”的内在要求。
虽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大程度上基于网络本身的“虚拟世界”这个子系统,但是它不是孤立的,我们绝不能把它独立出来,而要把它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