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不能屏蔽的诚信
2006年高考已经降下帷幕,但今年高考每个考场普遍使用的“手机屏蔽仪”等防范考生作弊的设施配备,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对此,笔者也想说两句。
从有考试开始,作弊与反作弊就1直在没完没了地较劲。从原始采用的人盯人监考战术,发展到为防止考生左顾右盼找答案,开始设计采用的AB卷AB卡;为防范替考,1些考点采集考生笔迹、指纹,加强考场验证。真可谓是魔高1尺,道高1丈。近两年,伴随着BP机、手机、作弊钢笔、作弊眼镜的新技术产品惊现考场,防止作弊的手段又逐渐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屏蔽仪”的全面配置也就成了自然而然,无可非议。据有关报道,今年高考,1些省份还花巨资建成了全省的网上巡视系统。我省各地也只是对高考考场加强了电子监控,但是,仅限配置“手机屏蔽仪”这1项,每个县区今年的反作弊投入成本就1下子增加了几10万元。
在监考人员不变的情况下,眼看着反作弊的成本越来越大,年年成倍成倍地增长,怎能不令人心焦。为了杜绝考试作弊,我们1个还不太富裕的国家,每年无奈地对此投入1笔又1笔巨款,怎能不让人心痛。这种投入实实在在,切实让人体会到了诚信的含金量,感受到“诚信是1种财富”这句话的沉重。有1句话叫人心正,则天下无贼,如果要是没有贼,只有1个办法,那就是提高诚信,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标准。让全社会关注的高考何尝不是如此,用“手机屏蔽仪”防范只能是手段但不是根本。否则,我们就只能年复1年无休止地用金钱用高科技去和失去诚信的人斗,在考场上我们也许可以治标,斗得了1时,但是不能治本,胜不了永远。换句话说,1堂考试,用高科技手段我们也许能杜绝制止住作弊,但我们是不是就能保证,当这批孩子走进高校走上社会后就不会出现舞弊、造假的行为?我们不要忘记教育是培养人的,培养人首先就要培养人的诚信。高考作为人生的10字关口,更要好好把握这1点。所以,全民关注的高考,1边是严格的防范1边还应当强调诚信考试诚信做人。过去要求在考试前加强诚信教育,与考生签订诚信保证书就是好,无论效果如何,在1定时期1定情况下还是有必要大力倡导,持之以恒。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弊与反作弊的较量将变得越来越复杂越艰难。为了维护考试的纯洁与公正,我们不能1味地依赖现代化高科技设施。长此下去,1个县1年10几万几10万的投入,累计下来是多少?如果有1种办法能把这些钱节省下来全部用于发展教育,又能建成多少所希望小学,又将有多少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毕竟,诚信无价,诚信的力量是“手机屏蔽仪”永远无法比拟的。相对于高考来说,什么都可以屏蔽但诚信不能屏蔽,尽管用高科技手段能约束到作弊考生1时的行为举止,但能作用于莘莘学子们1生的,我想,还是诚信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