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2018-06-22 03:4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班主任不是1般的管理者,他是“教育型
毕业

班主任不是1般的管理者,他是“教育型的管理者”。

班主任没有不认同“管理者”这个角色的,但班主任对“管理”的理解却往往大相径庭。

有些班主任轻视管理,他们以为管理不过是“哄孩子”、当“孩子王”而已,他们不把管理看成1门学问。这种班主任就容易把班搞乱,甚至连正常的教学活动都无法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学教师的管理能力比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还重要。1位老师管理能力差,他有10分的知识也许只能教给学生3分,另1位老师管理能力强,有7分的知识能教给学生5分,从教学效果上看,后者可能比前者好。管理能力似乎是青年教师的弱项,他们学历往往比较高,但工作效果欠佳,原因之1是不善于管理……

我们看1个例子。

1位青年班主任监考。他走进考场,把卷子按行数成6份,开始往下发。刚发两行,出问题了。有1行最后1名同学没拿到卷子,这个学生就嚷:“我没卷子!”老师说:“你嚷什么?谁看见他的卷子了?”没人接茬。这位老师就走下讲台,1个学生1个学生地查问。刚查3个学生,其他4行没拿到卷子的学生急了:“老师,怎么不发卷子呀?”老师又回过头来批评这边:“捣什么乱!没看见这儿丢卷子了吗?”被批评者不服,1个个嘟嘟囔囔:“谁捣乱了?考试不发卷子!”“1会儿我答不完怎么办?”“老师,怎么还不发呀?”“这叫什么事!”有的声小,有的声大,开始乱起来了。本来就估计考不及格的问题生,这时自然觉得“气候宜人”,说俏皮话的,交头接耳的,伺机作弊的,全来了,好端端的课堂成了茶馆。老师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张卷子,把考场稳定下来,3分钟过去了。学生的印象是:这老师管不住学生。教师呢,怨学生不懂事,怨班风太差,就是不想想自己管理能力方面的问题。

他应该怎么做呢?

假如这个没领卷子的学生恰好是个问题生,不由分说就非要卷子,怎么办?可以先给他1张,接着继续发卷子,找1位班干部或通情达理的学生,先不发他卷子,他不会闹的。等全班同学进入答卷状态以后,再给他补卷子,补时间,不让他吃亏。事后再调查此事。那位问题生怎么办?他不顾大局,要不要批评?不批评。因为在这件事上,他有把柄:“别人有卷子,为什么偏偏我没有?”问题生很敏感,虽然他明知老师绝不会故意不发他卷子,还是觉得这么1来“跌份”了。你要批评他,等于给了他1次发泄的机会,所以不能批评。要是我,倒是愿意向他承认我工作的失误,这才能使他服气。这不是对他缺点的姑息吗?不,他的缺点是1定要批评的,但要换个时间,换个方式,绕个弯子。比如可以过两天在全班表扬那位先不领卷子的同学顾大局、识大体,这样的表扬,对全班同学是教育,对被表扬者是合情合理的称赞,对这位问题生则是明确的批评,但他找不到和老师顶撞的借口。所以,我们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1要干净利落,速战速决,2要防止顶牛,3要使大部分同学切实受到教育,这才是教育型的管理和领导。

那位青年教师错在哪里呢?

他不知道课堂管理的1条基本原则:先稳面,后抓点。课堂上无论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首先注意绝大多数同学,把他们稳定下来。有了“根据地”,什么事情都好办。若不注意大多数同学的情绪,只顾和个别生你来我往地争辩,班上非乱不可。许多老师都犯这个毛病。

可见,管理学生并不简单,这的确是1门学问。认为管理就是紧盯不放,就是让学生怕老师,或者就是哄得学生听话,都是不正确的。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就范,而是使他们受到教育。

有些教师和家长认为,能管住学生就是好老师,就是有水平,这对吗?

……

管理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很复杂,班主任在这个问题上常见的毛病是,他的角色不像个教育者,而像单纯管理者,但从管理角度看,他也不像个掌握全局的管理者,而像1个办事员,1个上级管理决策的具体执行者,他把管理缩小为管束,像1个保安,1个警察,1个管理员。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谈班级日常管理的时候还要涉及。这里再举个有趣的例子。

现在的孩子不会谈恋爱怎么办?----1个苦恼人的问题

有1位大学生给我发电子邮件请求帮助,我觉得他的问题在今天不是个别现象。我们的教育中少了正常的异性交往辅导,孩子们不善于和异性交往,于是到了可以谈恋爱的年龄不会谈恋爱,更不会处理异性交往中的1些麻烦。下面是那位同学给我写的邮件的1部分,供大家讨论。

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大学2年级的学生。我进入大学的第1学期末,注意到了外国语学院的1个女孩子。她给我的第1印象特别好,我看到她时就感觉到她是我想要的那种女孩子,但我是1个很内向的人,1直没有向她表白。当然我也没机会接触她。我想我不可能走在路上把她拦住,赤裸裸地告诉她我喜欢她。就这样过了1段时间,我发现她的身边出现了另1个人,那当然是她的boyfriend。我好难受。后来我知道了她的名字,正好我有1个高中的女同学在外院,我叫我的同学要她的电话号码和OICQ号码。OICQ号码给了,电话号码她不给,可她根本就很少上网,我在网上当然也见不到她。

我那个同学劝我放弃,可我真的好喜欢她……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过与异性交往的辅导,更缺乏进1步交流情感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在循着自己的感觉本能地进行交往,于是“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便自然地表现出来。今天的孩子恋爱更加本能、冲动,而社会性的交往会相对削弱,这是非常可悲的现象。

    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提前恋爱”与“不会恋爱”

正当教师、家长为孩子提前恋爱(早恋)发愁的时候,陶新华老师却提醒我们,还有1些到了恋爱年龄而不会恋爱的学生(大学生)。这些孩子也是从中学走过来的呀!想来他们当年在中学的时候,1定是老师心目中“立场坚定”、“拒腐蚀,永不沾”的好学生。

小学教育对于这种“花到时节不会开”的现象,有没有责任呢?

愚以为,有责任。

……

可见,“提前恋爱”与“不会恋爱”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却有1个共同的根源:孩子们缺乏社会交往,缺乏正确的爱情观。

这很值得教育者深思。

……

1 2下1页

我希望每个班主任都记住:您首先是个光荣的教育者,其次才是管理者,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千万不要主次颠倒。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上1页12

    上一篇:质疑学校另类奖牌的含金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