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只有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苏霍姆林斯基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孩子,中师毕业后的我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夙愿,当了1名小学教师。能够和孩子们终日厮守,是我充满希望的生活中又增添了许多喜悦。同时,我也更加注重学生健康成长知识的追求和探究。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学生,使得他们拥有1颗爱心、善心、孝心、责任心;我用自己的知识魅力,去点燃学生对知识渴求的心灵之火;我用自己的精神魅力,为孩子热心、关心、良心的培养奠定基石。我甘做人梯,让孩子踩着我攀向1个新的高度。
我是人师,我永不言悔。做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教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对学生,对家长,对工作,对祖国未来的负责,责任极其重大。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在赏识中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
我在教育中倡导“赏识”教育。赏识是1种心态,1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心中有爱才会去赏识。
有1个学生功课考910多分,家长说不行,要考1百分,考了1百分,家长说不要骄傲,你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也许你这1百分在别的学校就成了810几分。孩子在班里考第1,家长说,你要考年级第1;在年级考第1,不行,要考全市第1;考上重点大学,不行,要考名牌;孩子就像那只童话里的小山羊,追着前面的1把青草,跑呀跑,总是吃不到。
1 23456789下1页
有1个女孩子,她回回考试第1名,但家长从没说过她1个行字,她在第1名上苦苦挣扎了10年,在别人眼里她是那么优秀,而她却极度自卑,内心充满了恐惧,时时说的1句口头禅就是“我不行”。
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1群自以为不行的孩子,我们常常还把他看成是1种谦虚。我们的孩子缺少的不是谦虚,而是1份活力,1份生气,1份自豪感,1份自信心。
当今社会,我们能欣赏1棵小草,1朵鲜花,甚至把树根挖出来欣赏。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欣赏身边鲜活的生命——我们可爱的孩子呢?
每学期开学的第1天,我总会这样对我的学生们说“老师喜欢有进步的学生!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老师也有自己的缺点,你们当然也不例外。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放大优点和缩小缺点中取得成功的。只要你有进步,那你就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我相信我们班没有1个差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通过如下方法进行赏识教育,效果显著。
1、了解学生,发现长处
每个学生都是1本书,蕴藏着与众不同的思想,呈现着独1无2的性格。因此,老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如通过课上课下的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为人处世、道德与修养;通过和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爱好、志趣与追求;通过家访、家长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性格成因;通过研究学科成绩,分析他们的智力水平、能力差异;通过他们的困惑和烦恼……几番调查研究,加上认真的归纳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长处,便会清晰起来。活泼开朗、能歌善舞的冯佳彤当上了文娱委员;思想上进、劳动积极的乔岩松成了独挡1面的劳动委员;思维敏捷、乐于助人的王嘉晨当上了数学大班长……
上1页12 3456789下1页
2、尊重差异,彰显个性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1样,人世间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从性格来说,有的胆小内向,有的开朗活泼,有的沉稳,有的张扬。从心理素质来讲,有的刚强坚忍,遇到困难危险面不改色心不跳;有的敏感脆弱,少有阻碍挫折就灰心丧气。从发展的方向来说,有的学业优异,生活能力强;有的学业平平,生活能力较差。面对各具风采的学生,不能妄想用1个模子来塑造他们,不能妄想他们个个成为精英,不能仅用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判学生的优劣。在班级管理中,我搭建各种舞台、提供各种途径彰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让能说会道的学生过了“1把瘾”;时装表演秀、课本剧表演,又让能歌善舞的学生“潇洒走1回”;而书画展、科技小发明,则让心灵手巧的学生“火”了起来;运动会、篮球赛、体操表演,又让喜好运动的同学“出尽风头”。
3、赏识优点,增强自信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渴望被重视、被赞赏,学生比成人更热切企盼家人的关爱,同学的认可,老师的赏识。1个信任的微笑,1个肯定的点头,1个激励的眼神,1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他们带来兴奋和快乐,都会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力量。
新学期开始,我给新生出了1个《我是谁》的题目。在日记中,1个叫郭腾飞的同学这样写道:我叫郭腾飞,听到这个名字,你1定觉得不错,可是我总会让人失望地摇头,因为我没有优点,而缺点却3天3夜也说不完。1个人怎么会没有优点呢?我从课下沟通、课堂提问入手,帮助他重新认识自己。我启发他:每个人都有优点,有的优点连你自己都未必觉察到。后来,我找到跟他熟悉的同学,让他们找他的优点,并把这些优点告诉他。王丽说:“你乐于助人,记得上次我忘带练习本,你把1本崭新的本子借给我。”“你很顽强,校运动会中,你摔伤了,但还是坚持跑到终点,换了别人可能早放弃了。我很佩服你。”班长白杨说。后来,他慢慢抹去了心头的阴影,扬起了自信的风帆。
我还特别注意用激励性评语增强学生自信。
上1页123 456789下1页
每逢期末,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是班主任1项繁重的工作。1份激励性语言为主写的操行评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和自信。
从爱心出发,我努力寻找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闪光点,以寓情于理的语言,以第2人称的语气,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我班有个名叫高峰的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他由爷爷奶奶照顾,平时自制力较差。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丢3落4,还不按时完成,不爱看书,却爱打架惹事。我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但收效不大。在写评语时,我尽量寻找他的闪光点,给他写下这样的评语:“高峰,高峰,勇攀高峰。要知道你的名字里寄托了父母多少期待啊!看你1副虎头虎脑的顽皮模样,老师挺喜欢你。同学们都称赞你讲的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胜。你写的字真漂亮,如果那漂亮的作业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该多好啊!你1定想成为1个知识渊博的聪明人吧!那就从现在做起,管住自己,多看书学习,因为聪明来自勤奋。”看到这样的评语后,他高兴得笑了。新学期1开始,他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下课抢着擦黑板。他父母外出打工回来高兴地对我说“这孩子像变了1个人似的,比以前懂事、听话多了,每天放学做完作业还能看看书或帮家里干活。”这不正是爱心评语带来的神奇效果吗?
还有1位叫任田的女孩子,是独生女,父母经商,家里处处都宠着她,使得她娇气、懒惰。她不爱劳动,整天总喊累死了,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她没有什么朋友,总是1脸不愉快。但我发现她对集体活动热情很高,到校很早,回答问题也很大胆。我想:何不以她的优点来激励她改正缺点呢?为此,我对她做了以下评价:“你是1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老师时常看到你那关心集体的认真态度和上课听讲时专注的神情。老师们都说你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同学们都说你每天到校最早。如果你能积极与同学合作完成劳动任务,为班级争光。同学们会很乐意与你交朋友的。”新学期1开学,她有很大改变,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劳动积极,学习进步很快,朋友也多了,整天都是1张笑脸。
人的自信1半来自自己,1半来自别人,1个人如果从来就不欣赏自己,他不会拥有自信,1个人如果从来不被别人欣赏,他也不会获得自信。让我们教孩子欣赏自己,让我们更多地欣赏孩子,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信。
2、让学生学会关爱,学会付出,拥有1颗感恩的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然而,现实中的校园里,不少学生不懂感谢,不会感激,不知感恩,甚至没有感恩意识,抱怨父母的贫穷,嫌弃父母的卑微,对自然、对他人冷漠的现象比比皆是。有这样1个孩子,父母都是农民,无什么固定收入,除了种地,就是打0工,家境非常不好。父母为了使他受到更好的教育,把他送到镇中心小学。母亲想看住校的儿子,舍不得坐车,徒步20多里路来到镇上,给儿子买了1双鞋,花了310元。要知道这310元是母亲下滩地干3天活才挣到的。她满心欢喜地送到儿子面前,儿子只看了1眼,说:“什么便宜货,扔了得了!”母亲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要知道母亲的鞋才5元,他不想让儿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什么都先紧着儿子。这是1位母亲流着眼泪告诉我的。听后,我1阵心酸,这是怎么了?这是我们教育的缺失!
上1页1234 56789下1页
生活需要感恩,教育需要感恩。为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行为,我做了1系列工作:
1、亲身感受,让学生知恩
我布置学生了解父母、老师1天的工作情况,感受他们工作的辛苦;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体现小伙伴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家、社会对他们的付出;通过“走进大自然”的中队活动,体味大自然的恩情和恩赐。汪洋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妈妈是1名人民教师,平时我总抱怨妈妈关心我太少了,甚至还有1次问我是不是她亲生的孩子。今天我认真了解了妈妈1天的工作:早上,我还在梦乡里,妈妈已经起床为我们做饭了。我正睡得香,听见妈妈叫我:“洋洋,吃饭了。”吃完饭,妈妈和我1起去学校,碗筷根本来不及收拾。因为妈妈有提前半小时到校的习惯。上课,下课,再上课,再下课,反复几次,又到了午饭时间。中午我们在学校搭灶,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午饭时间长,还没有到上课时间,她已经到教室去“进攻”没有改完的作业或辅导提前到校的学生了,下午继续上课。下午放学时间是妈妈比较“清闲”的时间。她洗碗,做饭,再洗碗。我和爸爸已经坐在电视机前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妈妈还在备课。我上床睡觉了,妈妈还在工作。妈妈真辛苦呀!我以后要多爱妈妈1些,帮她分担1些家务,让她也“休闲休闲”。
刘章元是个贫困生,享受“两免1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不幸的,妈妈死了,爸爸坐牢了,我和年迈的爷爷生活,日子过得很苦。我又是幸运的,老师关心我,同学帮助我,我还享受到了国家的“两免1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