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物理教学中防止学生两极分化的思考
罗光明
(湖北荆门市牌楼中学 , 湖北 荆门 448000)
摘 要:要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必须从基础教育做起。物理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涉足科学技术的启蒙阶段,怎样让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保持持久的兴趣,不出现两极分化,是物理教师必须面临的1大问题。解决好这1问题,就能使物理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生 物理教学 两极分化 应对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8-2462(2007)05-00050-02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就是为了从基础教育阶段做好青少年学生的科技启蒙,为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打下基础。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公民的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正规的启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防止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
1、两极分化现象的思考
1、对新学科的学习在思想上准备不足
初中物理是初2开的1门课程,学生开始学习时,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是物理学科自身特点所产生的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深化,尤其是从普通的、浅显的的现象过渡到比较复杂的基本原理,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时,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本学科的兴趣和欲望开始下降。由积极主动变为消极被动,在学习上逐渐表现出消极、低落情绪,特别是在初2、初3交替的阶段,有相当1部分学生实际已处于“掉队”状况,即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上。这对大面积提高物理质量形成了阻碍,因此,分析和探究这1现象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的对策,对搞好物理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2.教师在教育观念上没有转变
做好物理教学的课堂常规管理和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性,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营造1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基础上,敢于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胆地让学生去做自己想做的实验,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学生说错了没有关系,经过教师的引导、纠正错误,才能不断进步,这是古往今来人类认识活动的必经之途。同时,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决不是单1的。广泛地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之1。
3.教师没有处理好“因人而异”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
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物理学科的教学要做到注重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过去学生是被动的学习知识,现在要强调科学探究在学习中的作用。1部分学生性格内向,1部分学生性格外向。学生性格的差异容易造成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性格外向的学生,积极发言、动手的机会多,受到教师肯定的次数多,他们的学习会良性循环;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当听众和观众,缺少探究的机会,缺少表现自我的舞台,导致他们自信心的下降,自主性降低。
4.教师没有处理好探究式教学转变与常规教学的关系。
教师在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了探究式教学,课堂上热热闹闹。物理课受到全体学生的欢迎,但是,忽视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真理,初中物理教学重在基础,就是要学生接受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技能。没有好的基础,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更新是没有用的,教师把握不好这个度,就容易造成物理教学“上课丰富多彩,课堂学得开心,考试1无所知,成绩令人伤心”的局面。这样,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物理学习成绩就会两极分化。
2、学生两极分化的应对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