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外资企业对中国贸易文明的影响(1)

2014-10-02 01:15
导读: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外资企业对中国贸易文明的影响(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本文以为,外资企业尤其欧美跨国公司进进中国市场,给
[摘 要]本文以为,外资企业尤其欧美跨国公司进进中国市场,给中国贸易文明带来冲击的同时,有积极的影响,表现在:促使中国政企关系法制化;其企业内的***同等和规范治理使內资企业效仿;其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带来新的贸易伦理。研究外资企业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对中国贸易文化融合和进步有意义。   [关键词]外资企业;贸易文明;政企关系;***治理
  
  广义的贸易文明是工商企业在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的进步状态。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工贸易发展水平,而工贸易发展水平和贸易文明的高低又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高低的标志。
  随着外资企业的进进,中国贸易文化实际上变成世界文化的多元共存体,中西企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并存。西方尤其欧美在中国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对中国贸易文明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本文着重分析其积极影响。
  
  一 外资企业的进进促使中国政企关系法制化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东南亚一些国家为代表的权威关系型。这种类型的政企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享有很大的权力,而企业对政府的讨价还价能力极小,企业只有向权力行使者增加影响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它也被称为“父子”关系。第二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关系依存型。其基本特征是,企业是独立的法人,政府通过政策对企业诱导和控制,也就是所谓的政策治理。它也被称为“手足”关系。第三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规则依存型。它的主要特征是,政府主要通过制订规则来规范市场、约束企业行为,不存在直接的行政干预;政府在行使权力的时候,要以法律作为依据。它也被称为是“***与司机”的关系。由于企业整体实力雄厚,与政府有比较大的谈判能力,形成企业与政府间的博弈关系。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但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视政府为纳税人供养的公共服务机构,应该为企业及公民提供良好的服务。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进人中国的跨国公司尤其欧美公司将“***与司机”的政企关系思维模式带进境内。
  第一,它以同等的态度对待政府,平视政府及政府公务员,倒逼政府及其公务员树立同等观念。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沿用苏联模式,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基本是权威关系型。政府及公务员视企业为被治理者。几千年“官本位”思想强化了政府的强势地位,企业和公民仰视政府,习惯接受政府的管制。外资企业则要求政府提供良好服务。
  第二,外资企业在爽快接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超国民待遇”的同时,要求政府依法行政。优惠政策和“超国民待遇”比如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奉送的礼品,但并不意味着政府与企业间的界限可以模糊。外资企业当碰到不正当的执法行为和行政行为(包括程序不正当行为)时,它通常拒尽。笔者调查的某外资企业在2004年1——3月政府评选高峰期,共接待政府相关部分组织的各种评选13次,参加这些评选都需要交费,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但都被该企业拒尽。政府及行业协会组织的有偿培训全年均匀每月有1次以上,也被拒尽。2003年6月——12月,共有政府各项收费、罚款88.91万元,这些罚款大多为工商治理、质量监视、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治理、烟草专卖等部分所为,但企业据理力争,致使全部被减免。碰到难缠的“小鬼”,沟通失败时,企业通常会运用政府提供的申诉渠道,找上一级政府或负责投诉的部分解决。
  第三,外资企业与政府间的博弈有正和博弈和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有的企业遵纪遵法,积极配合政府的各项工作,与政府及公务员之间保持同等合作的关系,但“君子之交淡如水”,企业不宴客、不送礼、不行贿,没有公关经费。这种做法固然在初期很难被理解,但外企坚持其文化,通过慢慢渗透使政府及公务员接受,政府与企业之间是正和博弈关系。有的企业与政府的博弈为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而且通常以破坏中国法律政策为代价。其中一种表现为公然的对抗,包括违规开店、办厂;漠视《劳动法》,侵犯劳动者的权益;进行贸易贿赂等等。另一种表现为钻中国政策法律的空子,如避税;利用中国法律和行政处置的弹性,与政府讨价还价。不管是哪一种,都急切地需要我国政府完善法制并严厉执法。伊桑,葛特曼的《失往新中国:美国贸易、渴看和背叛的故事》一书出版后,引起人们对中国的外资企业的关注,讨论是什么导致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失往贸易原则。外资企业究竟是促进中国市场化的气力还是恶化市场环境的因素?是外资企业带来发达市场经济的贸易文明改变着中国社会还是外资企业被改变?笔者以为,就单个企业而言,外企与政府间采取正和博弈还是非正和博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企自身的战略和企业文化。有遵纪遵法带来新的贸易文明的“羊”,也有漠视法律和政府规制的“狼”。但外资企业整体来说是促进中国市场化的气力,即便钻空子,也倒逼政府完善法治环境。
上一篇:从胜任特征切进人力资源治理(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