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项目治理中知识的传播与开发(1)(2)
2014-10-06 01:08
导读: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把团队和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变成公然知识。培训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有效手段。 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项目成员通过
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把团队和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变成公然知识。培训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有效手段。
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项目成员通过上述的各种渠道与知识网络互动,是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的过程,这是一种实操方式的培训学习。但是,由于每个成员的知识背景,能力方面的差异,会造成水平参差不齐。而理论培训则可以有针对性地、系统全面地将知识传递给学员,快速提升学员整体的理论水平,使学员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一)项目经理实施培训的方针,是要依据公司的运营方针,以提升成员开展项目工作的水平为目标,创造并维持知识学习和知识创新的环境
为了有效展开培训,需要结合团队组织特点和分析项目团队外部环境进行,来安排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的:
1.了解公司的培训层次结构和运行情况,以制定培训的大纲。
2.了解项目成员的项目展开经验,依据学员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教材和培训方式。
3.立项目团队培训效果验证的机制或手段。
了解公司的培训体系,目的是更好设计项目团队的培训内容,力求在突出项目专业性知识培训基础上,体现公司的企业文化精神,以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表5是一个制造业合资公司在某年的培训体系扼要说明。在公司级别的培训,重点是素质类教育,在部分和项目组里面,就夸大专业技能教育。若公司员工的素质教育培训效果不佳,对部分和团队的培训效果有负面的影响,所以在技能培训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是达成培训目的重要手段。
例如该制造业合资企业对一年经验的员工进行全面质量治理(TQM)的培训,其重点之一是要求学员把握工作七步法(见表6),向项目成员讲授制作某项业务计划时,也可以按表6方式讲授,通过这种项目知识培训方式来巩固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大学排名 (二)项目成员的项目开展能力水平,也是项目经理策划培训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个成员是否能胜任工作,固然与经验、能力和态度是正相关的,但事前没有一个可靠的判定标准。不过,从事专业领域和项目工作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客观指标,至少能说明成员的经验水平。对项目成员的项目工作经验有一个清楚的熟悉,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有利于开展工作,还能使培训内容的选择更有针对性。关于培训的方式,最常见的就是工作实操学习和理论学习两类,另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如针对个性意志或团队合作精神的素质类型培训活动。作为项目最高治理者,设定目标的方针就是依据成员的现有水平,安排适当的培训学习,以在指定时间内达成期看的水平。
(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培训效果的保障验证机制的建立
一个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培训内容与工作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使用量化指标来评估学员是否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再通过绩效评估的结果、评价培训的效果,通过如前面所讲的工作七步法来制定新的培训计划。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有两点:
1.选择可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任务,通过[时间、质量、本钱、数目]测定工作效果。这四类指标,按照所体现的意义,细分为结果类和效果类。下面以一个生产车间为例来说明结果类和效果类的含义(见表7)。
2.评价标准力求公道化、人性化。对评估人性化的要求,是出于对不可抗干扰因素影响被考核者工作效果的考虑,给予被考核者申诉及分析原因和改善的机会,使工作效果评价更加公平性。表8是体现这种思想的示例。
以上是站在一个项目经理的角度,围绕一个团队的知识传播治理及团队中的知识开发共享一些理解和总结。如何深进有效的治理“知识”,特别是“知识”传播效率方面,还有待深进探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