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远景(1)(1)(3)
2016-01-23 01:08
导读:正是由于电子化政府具有如此重大价值和作用,世界各国莫不把构建电子化政府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战略性措施。 四、电子化政府:国际的发展 面对信息
正是由于电子化政府具有如此重大价值和作用,世界各国莫不把构建电子化政府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战略性措施。
四、电子化政府:国际的发展
面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挑战,世界各国均致力于发展政府信息化的政策,借助信息科技进步政府服务效率与施政质量,并透过构建电子化政府进步国家竞争力。下面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例,说明电子化政府的发展
美国电子化政府
自从80年代起不断地受到预算赤字的拖累,在国会消减预算与选民的压力下,由副总统戈尔所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NPR)便针对行政过程与效率、行政措施与政府服务的品质进行了重新的探讨,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Reengineering-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观念,由于传统政府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层级节制系统,削弱了员工的创造力与活力,因而欲透过“分散聪明”(Distributed Intelligence)的理念将信息与工具分散至整个组织当中,让员工能够收集信息并与工作一起成长(Collect Information and Work Together),并增强决策职员的能力。
NPR于1993年提出“创造本钱更少,运转更好的政府”(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 and Costs Less)及“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两份报告。其中,前者企图透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政府得到民众的信赖;后者乃利用信息技术来“革新”政府,提出电子化政府的概念以提升政府的生产力和效率。1994年12月“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GITS),提出“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远景”(A Vision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报告,夸大要建立起注重顾客导向的服务性政府。
1993年由戈尔副总统领导“政府再造”(reinvention of government),在与第一线(front-line)的联邦雇员进行访谈后,针对政府运作,提出了多达一千二百件建议事项。从中更发现藉由信息技术进行再造工程,能使政府工作运作地更顺畅并能够节约本钱。因此,NPR便于同年9月7日针对官样文章(red tape)以及失灵的官僚组织(useless bureaucracy)、无意义的法规(senseless rules)提出革新方案,郑重指出要解决政府的题目以及促进政府更有效地运作,必须进行全面性的改造,将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ial)融进原本层级分明且由上而下的政府制度,将政府定位在监视者、总治理者、人事专家、预算分析者、采购专家、会计师与查账员,并让民众与社群由基层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因此,该方案中包含两项任务: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 运转更好
在政府结构上由于以往集权式的制度抹杀了中层治理者与员工的创造力,因此必须针对组织进行适度的调整,以电子化处理取代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建立政府的服务标准;在政府人事上依照部分工作需要进行缩编,淘汰多余的职员与治理层级。 (2) 花费更少
“减少政府支出”与“缩减赤字”是政府再造的重点。除了政府在人事上的精简而节省下来的人事本钱之外,停止缺乏效率的教育计划、财政计划、福利措施等,并透过信息技术减少政府的支出。并且废除分歧时宜的法令规章、利用电子化过程减少纸张的浪费等。
同在1993年,NPR发表“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的报告,企图通过信息技术改善政府的效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并让政府官员深进了解信息技术是下个世纪政府的基础建设,并夸大一个具现代化的“电子化政府”给予民众更多机会以最有效的方式取得政府服务。该报告中列出政府应用信息技术的三点事项:
(1) 强化信息技术的领导力
信息技术有助于消弭各组织之间的界线,推动组织革新,而一个良好的领导机制,不但能够组合组织的愿景与承诺,更能确保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进足以完成组织再造的工作。因此,要设立领导机构,针对政府各部分的信息应用系统与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增进组织的绩效与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