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江泽民发展伦理思想探析(2)

2013-08-03 01:18
导读:(四)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江泽民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重视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

    (四)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江泽民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生产力,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重视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江泽民认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的发展和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江泽民还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予以重视、贯彻和落实。

    二、发展中对精神文明的重视

    江泽民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把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和组成部分,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区别以往社会制度的重要标志,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他指出,要努力提高全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没有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没有动力,经济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党明确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就是为了既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完整地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江泽民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也难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江泽民批评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轻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他指出,社会文明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会就是畸形的,也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全党同志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江泽民还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提到发展社会主义的战略的高度。他指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是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重要战略方针。越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越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科学、文化事业,加强人民正确的思想道德武装,弘扬崇高的民族正气,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这样才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才能确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和具体途径。江泽民指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江泽民还特别指出了发展社会主义需要发扬哪些精神。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处在艰巨的创业时期。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这些都应该成为新时期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他强调,只有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才能为发展经济、发展先进生产力指引正确的方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协调各种发展利益关系

      江泽民发展思想坚持发展的目的性和手段性的辩证统一。他强调,要通过改革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比如中央和地方,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大中型国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以及全局和局部,长远和眼前,国家、集体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如何处理这些利益关系,江泽民指出,基本的原则应该是,从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激发各方面创造精神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必要的、物力、财力办一些大事情的优越性。这就是说,既要照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又要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一)协调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对于现实中存在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江泽民指出,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该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

    江泽民要求人们充分认识到尽管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但在经济上是一个整体,相互支持,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根本的利益是一致的。他说,我们事业的发展如同一艘前进中的航船,中央和地方都在这条船上。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同舟共济,谁也不可能置身于整体之外,谁也不能强调自己这里要特殊,更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如果船翻了,无一幸免,都要遭殃。只有大家都认识到这个道理,我们的航船才可能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上一篇:关于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嬗变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