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农村社会工作与我国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的建构(3)

2013-08-06 01:15
导读:(一)个案工作室的建立 农村个案社会工作是农村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是通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与农村案主面对面的交流、

  (一)个案工作室的建立
  农村个案社会工作是农村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是通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与农村案主面对面的交流、分析进而使案主达到助人自助的过程和方法。在我国农村4700万留守妇女中,有很多留守妇女会出现因生活压力大而导致失衡的现象,例如留守妇女在家经营生产时面对种子、化肥、农、灌溉等生产资料的问题;面对子女所需的学费,以及担心一个人教育孩子有困难,担心孩子“不安全”;或担心丈夫在外面有别的女人;担心“与公婆相处不好”,担心“和别的男人交谈被别人说闲话”等,这些问题皆因留守妇女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而产生的不自信带来的。如果她们的心理压力长期积压而得不到有效的释放,会影响她们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子女安全感、自信心的形成和身边其他人的生活。农村个案社会工作室的成立可以有效缓解留守妇女的心理压力和不安全感心理,个案社会工作者以保密性、个别化、以人为本、从有利于人和社会发展等原则出发,为每一个前来咨询的案主建立个人,并定期做回访和反馈,针对案主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归类包括情感、子女、婆媳、农业生产等等。留守妇女在遇到不能向别人倾诉的问题时,可以毫无顾忌的向社会工作者倾诉,社会工作者采用积极聆听、复述案主问题以及引导案主朝着有利于事情发展的方向,从而使留守妇女达到助人自助。个案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农村留守妇女的个别引导和鼓励,不仅可以使留守妇女重拾往日生活的自信和安全,更重要的是让她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自身角色的演变。

  (二)农村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世界
  农村小组社会工作同个案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被称为社会工作的三大经典方法,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原则和价值的下,把遇到相似的社会或个人问题的案主集中起来形成小组,使这些问题在小组中得到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在我国的留守妇女中,她们面对的足以引起心理不安的问题基本有以下几种:一是因无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部分问题(收获、灌溉、播种、打药等)而寝食难安的;二是因生活中遇到同邻里的纠纷(土地、房屋、产品的分配等)而难以解决带来烦恼的;三是因无法辅导子女学习以及对子女管教不当等产生心理自责的;四是因婆媳关系处不好而焦虑的;五是因经营自家畜牧养殖不当而引起的愁苦;六是闲暇时间没有恰当的娱乐安排而无所事事的等等,对于以上这些在农村留守妇女中出现的问题,小组社会工作者可以把这些留守妇女进行逐一归类而建立不同的小组。在这些小组中,留守妇女不再感觉到孤单和不安,因为她们找到了同伴,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小组中经过反复讨论、协商,并最终加以解决,农村留守妇女不缺精神和勇气,她们所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组织和团结同伴的平台,而农村小组社会工作恰好可以为她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和途径。因为在小组中,个人面对的上述社会风险将不再是单独个人的,而是一个相互团结协助的小组,小组的力量和智慧使社会风险不再强大和不确定,从而使由于外界所引起的留守妇女本体性不安全降到最低,基于信任和理解而走到一起的小组成员将会为她们自身营造一个稳定的生活世界。

  在另一方面,有人大代表呼吁“政府部门应尽快将开设‘母亲课堂’纳入日常工作。”政府可从农村劳务输出培训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由基层妇联组织开展农村妇女培训,特别要关注弱势农村妇女发展问题…。在这一方面因农村妇联中妇女的知识较低、个人的组织能力不是太强等原因,可以发挥农村小组社会工作的组织强、宣传力度大、教育能力强等特点,使政府政策和社会工作有效结合来促进留守妇女个人和农村社会的发展。

  (三)农村社区社会工作搭建政府和农村沟通的桥梁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和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等微观社会工作相比,它属于宏观社会工作领域。农村社区社会工作旨在为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服务,它可以发挥社会工作者的宣传者、教育家、协调者等角色功能,引导政府社会政策向农村社会倾斜,使政府了解基层社会人们的需要,把留守妇女的需求传递给有关部门,起到沟通农村社会与政府之问的桥梁作用。留守妇女的出现与形成是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体制仍然存在的前提下,农村自觉追求公平发展机会和生存条件过程中,由于社会加速转型的速率超过了政府政策的制定以及我国公民社会建设不健全等诸多原因而导致的必然现象。

  在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有两种途径可以解决现阶段的留守妇女和农民工两地分居的分离式婚姻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是做好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使城市中的就业、教育、福利等政策可以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所享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留守妇女的诸多不安全心理,而且可以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提升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不仅实现了“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也允许一些有条件的、有需求的农民工率先走上城市化道路。虽然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时间和社会各界、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政策已经开始出现,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一文件可以作为新时期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政府在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方面所作出的一步努力,使政府的政策不再滞后;并且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比如李培林、史柏年、王春光、刘传江等学者。虽然这一途径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但是在现实社会的实施中还会困难重重。二是倾向于发展小城镇建设,曾有诸多学者致力于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比如费孝通、晏阳初、温铁军等,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论证,并且在实践上给予了小城镇建设以支持,小城镇建设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这样农民工就可以在自家门口就业,做到“离土不离乡”,农忙时节可以随时回家帮忙做些农活,这样可以减轻留守妇女的压力,也可以使家庭团聚并增强留守妇女的安全感。笔者认为,小城镇建设之路可以作为现阶段解决农村社会夫妻两地分居以及由此带来留守妇女安全感危机等诸多问题的过渡途径。从长远来看,农民工市民化是其最终的选择。农村社会工作者们在这两种途径中都可以发挥他们的优点向政府建言献策,并引领社会舆论为其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为转型期出现的诸多问题提供疏通之道,使风险社会不再那么不可捉摸不定,使留守妇女的安全感危机得以缓解。

上一篇:简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村社会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