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问题的提出,首先是基于对十几年以来我国快速发展所累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的现实定位,是对于我国发展现状的深刻反思与自我审视,是对当前我国发展“是如何”而做出的一个事实判断。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并汲取了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针对当今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对中国发展做出了“应如何”的价值定位。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道路成了我们的“应然”的选择。“怎样发展”则是在我国科学发展的总体定位下,针对我国的现实国情具体的探索可行性的实践路径,这是对我国科学发展这一价值定位而做出了具体选择,是对我国现实境况在何种程度上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主体能力而设计的实践路径,是我国社会发展“能如何”的表述。
三、时代课题与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与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历来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异域经验总结而出的舶来理论,有其地域特色,要使其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则必须使其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适合我国实际的具有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品质所决定的,更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需要。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必须首先破解的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髓问题;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发展问题。这两个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探索和回答怎样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并把它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以达到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探索,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在与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相结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性的飞跃。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以中国的话语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并主张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注重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的“矢”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其民族化、具体化和时代化。毛泽东思想对新主义革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党的建设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形成了其理论的基本构架,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如何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根、开花、结果。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与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