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邓小平 发展
论文摘要;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实践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但其具体体现是在理论.上,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说一些新话。在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邓小平这样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邓小平强调并重视讲新话。就是强调并重视发展马克思主义,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一、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
邓小平说:“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我们当然不会由科学的社会主义退回到空想的社会主义,也不会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论断的水平上。”在邓小平看来,“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反复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一)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内在要求
作为普遍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真理的终结,而是昭示着新的更高层次上的突破和创新。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辩证法对每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看成是发展变化的。它始终和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关注和解决时代提出的最迫切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重大课题,并不断吸收时代发展中任何有价值的利‘学成果,加以借鉴,补充自己。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上,不是去穷尽真理,不是去获得终极真理,而是在相对中追求绝对,在特殊中寻求普遍。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它对生活现实和实践活动进行概括、抽象的同时,并不以此为最终目的,而是要用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理论去实践,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自身,从中吸敢新的合理的认识和科学观念,作为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养料。为我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理论,不断开拓新的境界,不断弃旧扬新,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内在要求。
(二)发展也是人类实践的需要
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形成,靠实践的推动而发展,实践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理论也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这是开放的理论体系的最根本特征。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要发展,杜会主义理论要发展,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在当代,“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实践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认真探索,时刻关注实践的发展变化,及时反馈,随时根据实践的发展要求来变革我们的旧理论。由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不可能穷尽社会主义社会的每一个具体规律,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准确预测,因此,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发展和创新。一百多年的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的理论体系,没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在苏联东欧,没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在中国这样深入人心。
二、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一)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我们党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思想,首要的、带有全局性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它是我们当前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头等重要的任务。邓小平曾多次强调,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也决不能搞多元化。这既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我们党所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得出的最深刻的教训。邓小平指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首先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界限,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还要树立和强化自觉的阵地意识。